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栏目:钟鼓楼
作者:任智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曾于1983年上映的动画片《天书奇潭》,在时隔38年以后,其4K修复版日前首次与观众见面。这部动画以《三遂平妖传》为蓝本,通过动画片的形式二次创作,使其成为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并获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 《天书奇潭》的创作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传统文化要创新的重要性,借助科技的手段,为传统文化赋能,与时代共脉搏、同进步。当下,文艺工作者越来越多地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审美共同体等现实语境结合起来,辅以新兴的科技手段,转化为全新的艺术形式。《天书奇谭》用自己的成功,再次验证了这一创新路径可行,而其经验也弥足珍贵。

  比如,大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是宋代画作《千里江山图》的再创作。创作者采取了饶有趣味的故事叙述形式,故事的主线是画作者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同时又创造性地设计了展卷人的角色。一个是古代的艺术创作者,一个是现代的故宫研究员,他们在同一时空场域里互动对话,被延展了的时空让我们得以窥见该画作的创作过程。这种以传统文化为母题进而转化为现代艺术的创作并非只此一例,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和舞剧《丝路花雨》都很有代表性。

  如果寻脉问源,仔细梳理和分析,我们还能得出更值得注意的方面,即: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绝不是照搬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形式”,而是体验古人的生活经验、追寻内在的审美感受。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包括表现方式、内容主旨、媒介载体多方面的创新。例如,以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则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呈现。《丝路花雨》创作团队取材于敦煌壁画,成功地还原和重现了古老的飞天艺术,使那些在幽暗洞窟里尘封千年的的壁画,穿越千年“活起来”。《丝路花雨》以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方式,成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回响。敦煌的绘画艺术为现代舞剧的创作创造了素材和灵感,观众通过观赏舞剧来了解和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在双向互动、交流和阐释的过程中,传统艺术以新颖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融媒体的加持下能更加广泛、快速地传播,同时,作为艺术成果的接受者(观众)也通过观看艺术表演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趣味。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要在当下获得生命力,找到艺术价值新的增长点,也要积极融入时代的大环境中,与当下的文化相契合,与时代同频共振。例如,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背景下,李子柒的视频以一种“生活在其中”的真诚、朴实和切身的体验感打动人心。她用镜头记录四季变化、时序变迁,生产和生活都遵循着自然的律令。在这里,打动人心的真正原因在于人们对田园生活、舒适自在生命状态的向往。而视频中所传递出的正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和闲适。在这里,李子柒把传统文化所代表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内核等与当下时代氛围相融合,进行再创造,让古人的生活意趣,传统的生活观念、审美价值等通过视频拍摄这样的现代手段,更好地传递给当下的观众。同时,年轻一代的观众吸收视频当中的文化符号,其背后蕴含的是年轻一代对古老的文化记忆和自我身份的认同,寄托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深归属感。

  笔者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瑰丽的宝库,它容纳了文化、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内容。我们不能让传统文化在历史典籍中静默,它们承载了中华民族多元的审美趣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以及经世致用的实践理念,我们要以传统文化为艺术创作的源头,对其进行现代转化。立足新时代,文艺必然要秉持着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性,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频共振,表达新时代的新面貌,才能创造出不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