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栏目:钟鼓楼
作者:贾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第六代“007”丹尼尔·克雷格的谢幕之作《007:无暇赴死》在国内热映,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与票房。影片中,一场激烈的汽车追逐战让意大利旅游胜地马泰拉高调出镜,美到窒息的画面为影片增色不少。可谁曾想到,这座位于意大利南部巴西利卡塔地区的古镇马泰拉,曾多次被当局列为危房拆除计划的一部分。如果当年马泰拉被顺利拆除,如今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就会缺失一页,让人惋惜。古镇马泰拉的“复活”,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传统村落在历史、民俗、艺术、社会、商业等方面无法估量的巨大潜能和重要价值。

  实际上,中国关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成功案例并不少。如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大湾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的北长滩村、云南省大理市的古生村等。但与此同时,仍有很多传统村落面临着与马泰拉当年相似的困境,正在敲响即将消失的警钟。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大多数传统村落往往位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地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成为“无人村”,逐渐荒废;二是一些传统村落缺少现代产业支撑,年轻人纷纷进城务工,村子成了“空巢村”,后继无人;三是一些“人丁兴旺”的传统村落,由于居住条件差,不能满足现代人居需求而被迫改造,出现了村落保护与改善居住环境的突出矛盾,历史遗迹不断消失。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已公布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列入名录的传统村落达到6819个。尽管每一个传统村落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并不相同,我们无法简单采用复制成功模式来“包打天下”,但这些成功案例却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探索的空间。

  首先,传统村落保护唯有留住人才能留住村。原住民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所在,也是传统村落的保护主体,没有人的村落,保护也就无从谈起。但有人的村落,也要避免将居住和保护隔离开来,没有人居住的房子是没有温度和生机的,那种见物不见人的保护模式,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生态,同时也是难以持久的。因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一个整体性的保护,不是仅仅修缮好房子那么简单,还要注重赓续当地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宗教信仰观、审美情感等精神文化,将反映人文历史的地方方言、传统节日、民俗生活等一体推进。可喜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吸引了大量青年人返乡创业,农村人气正在慢慢回聚。

  其次,传统村落开发要多方合力才能活起来。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配套资金实现传统村落从“片面保护”到“整体关照”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唤醒更广泛人群参与其中,如社会资本、集体经济等。我们要清晰,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是违背社会发展的“复古”运动,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为可持续保护“输血供氧”。要让传统村落活起来,就必须解决好村民们“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兼顾好文化传承与村落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不能破坏传统村落的前提下,积极改善、提升村民生活设施的便利化和现代化,提高原住民参与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原住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后,传统村落发展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传统村落的现代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有效介入,比如我国很多发展较好的传统村落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民宿体验、民俗观光、生态旅游等项目,极大地激发了传统村落的现代活力,成为“网红打卡地”。同时,“复活”传统村落,不仅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还要点亮村民的心,让村民们在分享“文化红利”的同时提高村落保护的“文化自觉”,使之成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传之子孙、造福子孙。

  冯骥才曾发出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总而言之,传统村落的未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守护,不仅要造福当代,成为凝聚民心、振兴乡村的民生工程,还要成为惠及子孙,留得住乡愁的文化载体和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