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时代 致敬“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书协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走进绵阳梓潼
作者:本报记者 杨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57周年之际, 10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书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四川省文联、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四川省书协、绵阳市委组织部、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文联承办的“中国书协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致敬‘两弹一星’精神”走进绵阳梓潼,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立足书法的艺术性与叙事性,翰墨礼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崇高精神。

  10月15日,中国书协志愿服务书法家代表团一行来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通过珍贵的史料照片、实物模型及声像场景展示等,近距离观摩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两弹”强我中华的光辉历史,感受中物院科研工作者的精神传承。

  10月16日,中国书协志愿服务书法家代表团重返“两弹”研发的历史现场——“两弹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探秘“两弹”真迹,追寻强国历史,砥砺初心使命,汲取磅礴力量。“当时是国家经济处于最困难的时候,远在戈壁滩的核基地更是雪上加霜。可以吃的榆树叶子、沙枣树籽,甚至骆驼草,几乎都被他们拿来充饥了。”“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用计算尺、算盘进行理论计算工作。”听到解说员讲解着这些“隐姓埋名人”当年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完成一项项艰巨任务时,现场的书法家被感动得落泪。在邓稼先故居前,书法家代表团向“邓稼先铜像”敬献花篮,缅怀两弹元勋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并向以邓稼先为代表、走在“两弹”前沿的英雄们致以崇高敬意。

  经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科普教育的精神洗礼后,中国书协志愿服务书法家代表孙晓云、李刚田、张继、代跃、陈扶军、王学岭、龙开胜、周剑初、方放、林峤、王道义、龚小膑、杨江帆,将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融入翰墨书写时代的艺术创作表达之中。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创作、捐赠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书法作品,西泠印社副社长、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刚田,中国书协副主席张继向“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捐赠文艺志愿书法家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创作的12件精品力作。13位书法家为“中国两弹城”“精英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两弹历程馆”等26处红色纪念场所题字。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认为:“知名书法家作为文艺志愿者走进绵阳,感受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和情怀,向科技工作者学习,向辛勤的奋斗者学习的同时,还要把‘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成效转化为助推书法事业的发展动力,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在学习与实践后,如何书写时代精神,成为书法家们再一次思考的主题。10月16日,本次志愿活动以“书写时代——如何开展‘主题创作’座谈会”开展学术总结,聚焦主题创作,研讨当代书法书写人民、书写时代的社会功能。孙晓云强调“我书我心、我书时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书法记言录史的功能出发,到秉承家国情怀、深入生活、自然书写的现实意义,提出书法创作的形式选择与表现手法要充分考量主题和场域。书法发展的方向,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书写让人民喜欢的精品力作。在李昕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当代文艺发展道路问题,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诉求和时代性特征。开展主题式创作,需要把握人民性、时代性、专业性三者间的关系,带着精品意识创作出彰显时代精神、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的优秀作品。”座谈会议题涵盖主题式创作的当代意义、主题展览与主题式创作的关系、书法叙述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书法“事”与“文”的关系、展览组织与书法家队伍建设、主题展览的公共教育意义、主题性创作实践的理论化等有关书写时代的现实问题,与会书法家结合创作实践和行业现状展开积极热烈的探讨交流。

  作为本次中国书协志愿服务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10月15日还举办了“书法公益大讲堂”,李刚田、张继与绵阳市书法爱好者围绕当代创作有关问题,以作品点评和提问答疑的方式,进行了精彩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