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论家应该回归“现场”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贾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严肃客观评价作品,坚持从作品出发,提高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

  这让笔者想到当前美术评论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一篇美术评论文章发表后,我们往往可以从中看到理论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特别是一连串“高大上”的专业术语,会让评论文本顿时丰盈起来;然而,对于这些文章,我们时常会听到创作者反馈回来的尴尬声音:“这是在写我吗?这是在谈论我的作品吗?”

  这样的尴尬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反思。这说明一些评论文本是苍白的、无力的、空洞的,在“顾左右而言他”,呈现出“非文艺化”的过度阐释。

  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是评论家逐渐疏远了、脱离了创作者这一评论对象,缺乏对创作者应有的、全面的关注和考量,沉迷在理论形态的奇思异想中闭门造车、自说自话。在面对浩如烟海的理论百宝箱中,评论家们似乎习惯了通过翻阅书本检索词汇的“单向世界”,摆出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状,来回排列、摆弄学术词汇,调集各路理论资源从事既定结论的言说,炮制“八股”般的“之乎者也”,一些文艺批评的基本问题被理论术语覆盖。其结果便可以想象——创作细节被理论术语一层层粉饰,甚至最终的艺术呈现也会被理论术语所遮蔽,艺术创作本身始终无法赢得应有的关注和合理的解读。

  文艺评论家应该走出书斋,走近创作者,走进创作者的工作室,去创作现场感受艺术创作的灵动与鲜活,体悟创作者的温度与温情,发掘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做艺术创作过程的观察者。

  与此同时,随着当下新媒体传播的便利化,评论家们逐渐习惯了通过手机屏幕观看美术作品,而很少到美术馆、博物馆的展览现场鉴赏作品。客观来说,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极大地丰富了美术作品的展示形式和传播范围,通过手机屏幕,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浏览一个大型展览的全部作品。于评论家而言,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观看到更多数量、层次不同的艺术作品,从海量作品中“披沙拣金”,提取有价值的评论信息和元素,这是现代文化传播方式给予评论家的便利之门。但同时,这也弱化了对作品细节的关注和考察,对于美术创作而言,创作者很多思想的表达往往体现在画面的细微处,于细微处最见其本质与精神,这恰恰是需要评论家在现场进行细细品味、分析、解剖的关键所在,是批评文本的核心与主旨。

  依笔者陋见,我们在坐享新媒体便利的同时,不能忘却现场观看的不可替代性——聚光灯下往往最能激活观者的视觉神经,使作品焕发出最佳的视觉面貌。尤其对于评论家而言,现场的视觉体验是获取评论灵感的最佳场域,唯有将“现场”与“屏幕”两种观看模式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准确、客观、科学地解读作者与作品,洞见美的真实面目。

  当代美术创作离不开美术评论的学术引领,创作的繁荣发展需要有锐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评论“问诊把脉”。评论家应该回归“现场”,积蓄“剜烂苹果”的勇气和力气,把好美术评论的“方向盘”,做艺术创作的观察者、艺术审美的洞见者、时代价值的引领者,通过文艺评论阐释伟大时代的精神坐标和价值取向,这是评论家从事评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