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凸显美育的缺失
作者:彭锋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彭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兼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对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饭圈文化”和越来越离谱的“脑残粉”现象,需要作多方面的反思和治理。从我的研究领域来看,我认为这是长期的美育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饭圈文化”披着审美的外衣,而实质是迷信或者迷恋的狂热。

  我们可以先在概念上作些区分,弄清楚审美与宗教、迷信、迷恋之间的不同。蔡元培先生在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时候,曾经在美育与宗教之间作了明确的区别:“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美育与宗教的区别由此可见一斑。不过,如果要作进一步的区分,我们可以在宗教中区分宗教与迷信,或者文明宗教与原始宗教。例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宗教与迷信作了这样的区分:“只不过以这样一种方式,宗教就内在地与迷信区别开来了,后者在内心中建立的不是对崇高的敬畏,而是在超强力的存在者面前的恐惧和害怕,受惊吓的人感到自己屈服于这存在者的意志,但却并不对它抱有高度的尊重:这样一来,当然也就不能产生出良好生活方式的宗教,而只不过是邀宠和献媚罢了。”对于宗教与迷信或者文明宗教与原始宗教之间的区分,在卡西尔的《人论》中有更加清晰的表达。在卡西尔看来,迷信或者原始宗教与道德或者文明宗教之间的区别,在于心理状态或者态度的不同:迷信或者原始宗教通过禁止和恐吓引起的心理状态是消极的恐惧;道德或者文明宗教通过理想和激励引起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热情。迷信或者原始宗教将约束和义务强加给人,依靠外在力量让人被动地屈服;道德和文明宗教让人自由地接受约束和义务,依靠内在力量让人主动地追求。

  显然, “饭圈文化”既不是审美,也不是宗教,还不是迷信,而是三者混合而成的怪胎,或许可以称之为迷恋。与宗教和迷信一样,都有很强的强制性和区分性,强制性表现在一旦进入“饭圈”就失去了自由,区分性表现为不同“饭圈”之间的相互攻击。但是,“饭圈文化”不完全是保守的,而是新兴的文化现象,随着流行文化、大众传播和信息技术的发达而生长出来的,而且还披着审美和艺术的外衣,但它不是真正的审美。

  对于这种貌似审美实质却反审美的“饭圈文化”可以从不同方面去整治,但如果说要根治,就需要加强美育,培养真正的审美敏感力和鉴赏力。这些年我们在美育方面做的工作确实不够,年轻人失去了自己的审美判断力,这是“饭圈文化”蔓延的原因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讲,“饭圈文化”凸显了美育的缺失,加强美育可以消解“饭圈文化”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