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小众博物馆越来越“热门”
栏目:艺论纷纷
作者:苑广阔  来源:中国艺术报

  相比展品全面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小众的专门类博物馆往往“专精一门”,出“奇招”吸引特定观众。据媒体报道,暑假期间,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小众博物馆打卡,小众博物馆随着人气攀升,正越来越走向“大众”,展品也从前些年的相对“冷门”变得越来越“热门”。这无疑值得肯定,也是我们所乐见的。

  有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博物馆的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多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数量由每年2.2亿人次增长至2.9亿人次,“博物馆热”正持续升温。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内大多数博物馆都采取了免门票入内的政策,参观者只要提前进行预约,然后凭借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就可以免费入内参观;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国民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精神文化层面有了更多也更高的追求。而在逐渐兴起的“博物馆热”中,一些偏小众、冷门、专业的博物馆,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些佼佼者甚至还成功“破圈”、吸粉无数,有的经验是很值得研究的。

  所谓小众专门类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的最大区别,就是其中的展品“专精一门”,它规模可能不大,展品也没有综合性博物馆那么多,但是却能够集中展示某个领域的展品,而且这一类的展品往往能够在时间上连接上下五千年,在空间上囊括国内国外。这对于那些对某一行业、专业有兴趣的参观者来说,无疑是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

  专门类博物馆的藏品往往是某一领域物品的集中展示,其专业上的不可替代性牢牢抓住了不少观众的眼球。就以中国电影博物馆为例,馆里除了展陈电影相关展品,还会持续在馆内放映厅播放各种类型电影,并定期组织专题电影展,这种展映结合的方式就是电影博物馆练就的“硬气功”,着实吸引了不少电影爱好者持续造访,成了一些资深影迷的“圣地”。

  对于参观者来说,走进这种小众而专业的专门博物馆,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可以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里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可以学习到在其他地方所学习不到的专业知识。小众专门类博物馆相比于综合性的博物馆,它不仅仅具备参观、浏览的功能,而且往往还具备可供参观者深入学习某一门知识的功能,这也是小众专门类博物馆能够吸引很多人关注,热度上升的重要原因。

  如何发挥这类博物馆在文化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在笔者看来,小众专门类博物馆,其优势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专业人才的集聚及其对专门兴趣的培养,如能在参观、浏览的功能之外增加一些体验式或兴趣引导的项目环节,实现专门知识的精准传播、专门兴趣的精准引导和培养,一定会更有黏性、更有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其在博物馆体系中应有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