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积极推进和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在理论与实践共振中探寻“破圈”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如何依托本地资源、发挥文艺评论在创评互动、话语整合与文化创建中的积极作用,各地确实大有文章可做。”沈阳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盛京戏曲论坛秘书长郑永为表示,从2016年搭建盛京戏曲论坛,五年来沈阳通过这个文艺评论平台做了不少事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主要经验恰好是在创评互动、话语整合与文化创建方面。

  作为沈阳当地献礼建党百年的舞台代表作,由中国剧协副主席、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策划并执导的音乐剧《镌·刻》前不久在沈阳盛京大剧院上演,随后在沈阳大学举办了剧目研讨会。40余位专家学者就剧目的创新价值、艺术特色和冯玉萍的艺术走向展开热烈研讨。这是沈阳推动和加强文艺评论与创作实践互动的一个近期场景,依托盛京戏曲论坛的平台聚合与辐射能力,以全国视野聚焦本地新创剧目。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以冯玉萍为主要策划人的专题研讨板块,就曾先后举办了“评剧《孝庄长歌》作品专题学术研讨会”“评剧的魅力——冯玉萍作品专题研讨会”“辽宁文艺由‘高原’向‘高峰’迈进对策研究——音乐剧《镌·刻》剧目研讨会”等专题研讨活动。

  盛京戏曲论坛的创建,跟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首届主题论坛就叫“西湖·盛京戏曲论坛”。2016年,在沈阳市委宣传部指导和沈阳市文广局积极推动下,盛京戏曲论坛被写入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沈阳地方戏曲的实施意见》,成为沈阳市振兴与发展传承戏曲的重要举措。同年9月,盛京戏曲论坛正式揭牌。2017年4月,首先以“评剧《孝庄长歌》作品专题学术研讨会”启动了专题研讨板块。同年8月,首届主题论坛启幕。论坛上,时任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久成说:“‘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的召开,对于助推沈阳戏曲的发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优化戏曲发展生态,传播中华美学精髓,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马今也表示,这将给古老盛京的戏曲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

  论坛聘请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评协顾问、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担任学术主持,五年来,先后成功举办了3届主题论坛、8次专题研讨、3个推广仪式、2次交流活动及名家讲坛、戏曲画展、戏曲晚会等近20次活动。由于“盛京戏曲论坛”与“西湖论坛”均起于2014年“青评班”和2015年全国青创会的同源关系,罗怀臻感慨地说:“从杭州西湖到盛京沈阳,从江南到东北,从青评班、青创会,体现了一个递进发展和扩展的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年轻一代的评论者,在观念上有领风气之先的优势,就是他们最早感受到了文艺思想可能发生的变化。”浙江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沈勇表示,从“西湖论坛”到“西湖·盛京戏曲论坛”,凝聚了这一代青年评论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集体的智慧,必将在文艺评论史上留下有力的脚印。

  与此同时,一个课题也摆到了面前:在地方上,文艺评论该怎么做,平台应该怎么搭建?“人才少,圈子小,是地方文艺评论亟待突破的瓶颈,人才需要培养,圈子小容易造成视野狭隘,因此需要立足本土、挖掘优势、不断破圈,要善于引进来、走出去。”郑永为透露,沈阳的城市规模、生活水准、硬件设施并不落后,甚至,它的演出市场也颇为活跃,但是,这座城市艺术思维的活跃度明显不够。正是出于激发碰撞、吸引新锐的考虑,于是有了搭建平台的探索,而“理论与实践共振,学术与艺术交响”就成了盛京戏曲论坛秉承的重要理念。

  据介绍,作为立足沈阳、辐射全国的常设性文艺评论平台,盛京戏曲论坛先后围绕“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现实题材的戏曲创作”“新时代方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聚焦一些基础性问题、前沿性问题,越办影响越大,不仅吸引了仲呈祥、薛若琳、毛时安、谭志湘、吴乾浩、赓续华、柳萍等名家大家和全国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关注和参与,也吸引了孙浩、徐占海、徐培成、黄伟英、李轻松、李静文、常东、张宏伟、田敬阳、周丹等本土艺术家,及张志强、洪兆惠、张英、黄莉莉、韩宁等文化学者的参与,逐渐形成了聚合和对话全国的机制。谈到盛京戏曲论坛,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巍表示“盛京戏曲论坛这些年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儿”。沈阳京剧院副院长、京剧表演艺术家常东说:“它不仅是理论探索的平台,也是戏曲艺术家和戏剧评论家交流的平台。”到了2019年,盛京戏曲论坛为纪念评剧110周年走进了清华大学,举办了冯玉萍作品专题研讨会,更成为一个“走出去”的标志性事件。

  从戏曲界的“南麒北马关外唐”,到来自延安的红色文化底蕴,以及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歌剧院、辽宁歌舞团、辽宁芭蕾舞团等辽宁省直院团和沈阳京剧院、沈阳评剧院、沈阳杂技团、沈阳曲艺团、沈阳话剧团、沈阳歌舞团等沈阳市属院团,沈阳当地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实践在全国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沈阳市推进文艺评论工作的相关部署中,盛京戏曲论坛作为一个重要平台、载体和抓手,除了促进创评互动、推进创作生产,也还包括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推介和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比如,举办“墨戏·开场——盛京戏曲人物画研究展”“北市梨园——盛京戏曲之夜”活动及“校园和梨园——沈阳戏曲进校园推进交流会”等,甚至2018年在论坛环节设计中,还加入了沈阳和北京对话的“双城故事”,以推进城市文化品牌构建、讲好“沈阳故事”。今年就先后举办了《辽宁艺术名家口述史研究》、纪念筱俊亭100周年诞辰和唐派传承暨唐派传人张宏伟从艺50年等专题研讨会。

  “‘盛京戏曲论坛’是‘西湖论坛’之后中国北方一个重要的文艺评论平台,希望它不仅建设成品牌文化活动,更汇聚求真务实的艺术思维,聚焦力量、凝聚目光、凝聚人才。”出生于辽宁并曾长期在沈阳工作过的东方演艺集团原董事长宋官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