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921》迈出了怎样的一步?
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本报记者 马李文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透过镜头中陈独秀在监狱里的一双眼睛,我们把6个时空的片段剪在一起表现中国历史,用的是最新的电影手法。虽然我参与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重大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但总的来讲,在这样的一个题材领域里就电影本体的探索此前还没有展开,我们希望在《1921》里迈出一步。”日前,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上,该片监制兼导演黄建新如是说。黄建新认为,详实的史料激活了人物形象,使艺术的想象长出了翅膀。

  电影《1921》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郑大圣执导,黄轩、倪妮、王仁君等出演。影片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国内黑暗势力的追踪和阻挠,克服重重困难,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此次研讨会以“党史题材影视作品如何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主题,从时代意义、社会价值、视听美学和叙事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在历史纵深、国际视野、信仰理路、美学逻辑、青春气息、生活质感等方面给予影片肯定。黄建新、任宁等主创和出品方代表,路侃、张德祥、胡智锋、戴清、李舫、邓凯、皇甫宜川、赵卫防、李道新、胡建礼等评论家代表参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粤春主持研讨会。

  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等事件在史书上已有文字叙述,也有《开天辟地》《建党伟业》两部以建党为背景的电影在前,《1921》要怎样独辟蹊径展开叙述?影片主创首先把中共一大放入国际背景中去考察。黄建新表示,在共产党诞生前期,世界革命已经展开。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历史从封建王朝的继承制迈入政党政治,最初推动这一进步的就是13位中共一大代表,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当时世界产生最先进思想的地方停留过。同时,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是共产党在远东活动的中心。

  创作团队顺着这条国际线索找到了新的史料。史实加上基于史实的虚构增加了“国际形象”的具体性,通过正反双方互相促进的压力形成了故事情节。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认为,《1921》所表现的国际国内背景、事件的过程和人物的线索非常清晰,为观众提供了很好的认识价值。《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认为,影片表现了全国各地的代表是在怎样的一个情境下来到上海开会的,中共一大代表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梦想又遭遇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最终做出了开创性的决定。影片的好看之处就在于,将1921年这一标本的横切面和100年连接在一起,在当时纷纭复杂的社会中召开的一个“小会”奠定了中国100年发展的火种。导演用清晰的细节构筑了强烈的整体判断,影片中的信仰逻辑关系非常清晰。

  《1921》通过日常化叙事的设定来让观众理解人物的情感,其中包括对每位中共一大代表的性格特点、生活细节以及对他们采取行动所处的形势的挖掘。贯穿《1921》的主要人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核心人物李达,当时他和妻子王会悟新婚燕尔,为影片带来了许多情感的细微变化。青年毛泽东的出场以及他与陈独秀、李达之间充满趣味的交往和对话,是基于扎实史料的合理艺术想象,让人感觉非常生动。毛泽东在影片中的一场“夜跑”戏,颇有现代电影的味道。《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指出,影视作品中用这样的方式表现领袖人物很少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路侃注意到,当时毛泽东与法国人一起唱《马赛曲》,却遭到外国巡捕驱赶。毛泽东在奔跑中叠加了他父亲曾经对他的追打,几组画面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并成为毛泽东坚定投身中国革命的有力衬托。黄建新表示,随着史料的增加、艺术形式的发展,这部电影里的人是无限丰富的人,具有很大的表现空间。

  影片中,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空间以及其中各色人等的时尚感,人们穿的旗袍和‘五四’服的时尚感等,都勾起今天观众对当时年轻人的好奇。我还注意到影片中大到商业街区,小到一副眼镜、一把伞、一本书,每个细节都在努力还原当时的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表示,《1921》用2021年的历史观点和资料、电影艺术的表达能力和方式,完成了今天对“1921”的影像建构。影片中有适合当下的鲜活浓烈的时代气质,其中既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又有发自内心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自信,也有对青春气质、时尚气质的挖掘和呈现。《1921》制片人任宁介绍,剧组按照历史人物的年龄选择了年龄相符的青年演员,希望通过他们表现出自然的青春感觉,重点去表现他们敢想敢干的精神。

扫一扫浏览更多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