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培养应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作者:沈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沈勇
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文联、协会的核心职责是“做人的工作”。青年是文艺评论事业的希望与未来。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培养,是发挥文联、协会职能,构建可持续发展良好文艺评论生态的关键。

  一、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作为网生代的青年群体是社会文化变革、文艺实践的亲历者、参与者,他们关注当下的文艺新变,乐于表达意见、分享观点。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大多分布在高校与网络,看似人群很庞大,但很多都是凭兴趣偶尔为之;这些青年虽然有锐气,但是也有傲气,较为浮躁和盲从;他们敏感且反应快,能第一时间对现象对作品展开评论,但所发表的意见容易片面或偏激;他们语言风格丰富、多变,能紧跟时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在社会与网络上有较强的引导力,但是,往往缺乏政治的引领与时代责任的担当。

  二、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培养的一些尝试

  首先,是通过建平台“找到人”。我们搭建了三个大的平台。一是立足于全国各艺术门类优秀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二是立足于全省高校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发掘的“浙江省高校青年文艺评论联盟”,三是地方青年专业评论人才队伍培养的“宁波有戏剧评社”。“西湖论坛”创办于2015年7月,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浙江省文联联合创办的常设性论坛,不仅写入了浙江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也写进了《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通过6年努力,论坛挖掘到了近200位平均年龄40岁左右,以博士学历为主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覆盖21个省市自治区在各艺术门类中有代表性的青年文艺评论家。高校文艺评论联盟是基于在浙江成立的拥有近250位成员的10家高校文艺评论社。地方青年文艺评论团体“宁波有戏”,则是省评协连续3年资源下沉举办地方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的成果。不同层次的平台,让我们找到了不同层级与水平的青年评论者,为做好团结引领奠定了基础。

  其次,通过建自信“凝聚人”。确认“评论家”身份是发挥评论家作用的关键。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增强评论者的身份确认,注册了西湖论坛的商标、推出形象宣传片、做了60期“西湖论坛嘉宾风采系列”推荐研讨嘉宾,邀请《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组织学术文章做专题发表。慢慢地这些原本不被人所知,没有自信的青年文艺评论家的身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自信心也得到了建立。

  再者,通过找话题“引导人”。共同的话题交流是有效沟通的最佳手段。每届“西湖论坛”都会提前征集媒体、专家、嘉宾的意见,6届“西湖论坛”分别以“中国戏曲如何走向未来”“戏剧的中国表达”“网络文艺的中国形象”“新时代文艺的中国精神”“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非常时期文艺的价值与力量”为主题,并发布“西湖论坛倡议书”把中央的精神融入青年群体感兴趣、有话说的议题之中。论坛积累了共计220万字的10本理论评论集,较好地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团结队伍的效果。

  最后,通过搭桥梁“用好人”。找到人、凝聚人、引导人最重要的是“用好人”。为此,我们搭建了三座桥梁。一是评论家和政府的桥梁,二是评论家和业界的桥梁,三是不同行业评论家之间的桥梁。每一届西湖论坛都特别开辟“地方文艺论坛”“对青年文艺批评的批评”等专题论坛,并把最初的“单一艺术门类论坛”发展成为了“综合各艺术门类的论坛”,强化交流与融合。

  三、关于青年评论人才培养的一点认识

  活跃在西湖论坛、浙江高校文艺评论联盟与“宁波有戏”等地方专业评论团体的青年文艺评论家,不仅是生理年龄意义上的年轻人,更是新时代文艺理论评论发展的重要载体。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协会职能、行业发展、创作实践开展,同时更要认识到青年人才的作用发挥与成才是滞后于培养的,我们更多的是在为将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