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民营演出机构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健康发展
栏目:两会声音
作者:张凯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去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社会正常秩序,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文化演出行业也不例外,所有剧场演出都被按下“暂停键”,也许对观众来说可能只是“少看了几场戏”的影响,而对于文化演出机构,尤其是民营文化演出机构来说可谓是“伤筋动骨”,甚至是致命一击。

  去年一月底开始,随着疫情的蔓延,大大小小的剧场演出、影院放映戛然而止。时值文化市场最看重的春节贺岁档,本应是文化消费的黄金时期,却成了“寒冬”,各类文化机构都因此遭遇重创。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初步统计,2020年中国演出市场规模超过250亿元,同比降低大约56%;票房收入大约54亿,同比降低大约70%。

  通过本人一年来的调研发现,全年各类演出的场次大幅下滑,尤其是第二季度基本为零。随着疫情的缓解,演出市场虽然有所复苏,但是远远不如往年同期水平,很多演出团体艰难支撑,由线下向线上拓展,但是线上演出却很难带来收益。票房是收入最重要的来源,资金链的中断在所难免,国有院团因为有财政支持,所以受冲击较小,而民营机构只能靠市场,这对于它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一些民营机构已经撑不下去,而苦苦支撑的机构压力又空前之大。

  为了助推疫情下文化企业健康发展,2020年初全国不少地区都出台了相关措施,北京市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上海市出台《全力支持服务本市文化企业疫情防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浙江省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推动文化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湖南省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各地的措施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着力解决受疫情影响的文化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些措施的确非常及时,但本人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很多中小微文化演出机构还是对相关政策不够了解;有些了解政策的机构,因为不符合政策的门槛而享受不到相应的补贴;措施中有些举措在实施时间跨度上只有几个月,现在看来,疫情对这些民营机构的影响不止几个月,甚至会更长久,政策的持续性有待延长等。

  如今,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民营演出机构发展仍比较艰难,怎样为它们铺就一条良好的、低风险的发展之路就成了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重点。

  建议各地对民营演出机构(中小微企业)的相关扶持措施在时间跨度上加大,也让措施常态化,比如在场地租金、税收、其他硬性支出上考虑延长优惠时间;适度降低扶持、补助门槛,让更多民营演出机构享受到该措施的益处;加大措施的宣传力度和执行监督,真正让这些好的措施落到实处。

  加大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委的组织引导,助力民营演出机构发展。很多民营演出机构在社会宏观层面及发展方向上没有过多关注,只是着眼于自身的发展,难免陷入格局较小的壁垒,相关政府部门能否组织行业专家学者及大型文化机构对其进行大范围的培训指导,从宏观方面指引其跳出壁垒;微观方面,能否引入一些具体的发展模式供其参考、借鉴,从而为其更加明确当前的发力点。

  此外,民营演出机构还应尽快恢复“造血”功能。政策的扶持、方向的引导是在给民营演出机构“输血”,助其“活过来”,而如何“活得更健康、更长久”就需要其自身尽快恢复“造血”功能。比如,根据自身特点拓展一些线下剧场演出之外的营收渠道,探索引入“互联网+”思路,有些机构在疫情期间就开拓了线上艺术普及,聚拢因无法正常演出而消散的人气与关注度;民营演出机构还可以尝试拓展与其相关的文化艺术服务衍生项目、产品,来分散因为线下票房下降而产生的资金链紧张风险。

  民营演出机构的长期发展看似只是盘活了一个小群体,实则意义重大,因为在文化自信、文化繁荣的进程中,不应只有大型国有艺术院团的身影,而应更多地出现民营演出机构的身影,只有这样,全国文化演出产业的生态链才更完整、发展活力才更强劲、后劲也才更足。

(张凯丽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影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