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人的命运变化,
探索人最宝贵的价值是什么”
——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戏剧创作学术研讨会”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北京剧协、《新剧本》杂志联合主办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戏剧创作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玉琴, 《新剧本》杂志主编林蔚然等专家学者参会,针对近年来涌现出的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戏剧作品,分析其艺术成就和创作得失,并就此类题材的戏剧创作提出建议。

  “近年来脱贫攻坚题材的戏剧创作,为中国艺术舞台的生态丰富和观念更新提供了宝贵示范,以创新性的舞台呈现打开了农村题材戏剧创作的新生命。 ”在刘玉琴看来,戏剧充分发挥了参与时代进程的实践功能和现实意义,将当前农村变革置于题材创作的重要路径,展现当下农村经历剧变的现实图景,从中彰显出昂扬奋斗的精神意志。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如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扶贫路上》,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沪剧《挑山女人》等。农村题材戏剧创作的百花齐放,也拓展了中国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的边界。

  刘玉琴建议,此类题材戏剧创作,需要善于聚焦和塑造新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其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新的人物。塑造这样的新人,要在人物身上挖掘历史前进的整体脉络和内在必然,呈现新时代的精神特质和精神高度。 ”她说,“今天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人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聚焦他们并塑造新时代的典型人物,就是要从他们身上审视和挖掘出时代所赋予的精神特质,利用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来展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情境、生活的美好。 ”

  在刘玉琴看来,塑造好舞台上的“这一个” ,需要创作者的知识积累、思想智慧和艺术技巧,从而赋予新时代农民形象更多的人文情怀、精神内涵,并以富有烟火气的细节丰富主题表达,这样的人物和作品才能走进观众内心。

  国家话剧院2020年打造的扶贫题材原创话剧《村里新来的年轻人》,在欧阳逸冰看来,是值得关注的作品之一。他认为,该剧的关键是要回答新来的年轻人是什么样的年轻人,这非常有意思。省博物馆陈列部的工作人员孙倩倩从都市来到村里当了第一书记,大量的村官戏都是讲这样的故事,但这个村官有什么不一样?编导演着力塑造了这个年轻人的“新” 。

  “我们很少在舞台上见到孙倩倩这样的农村书记,开会之前要大家等她一会儿,她要化好妆才能出去。这是外在上的‘新’ 。 ”欧阳逸冰说,“她内在的‘新’是什么?这个角色不像很多村官戏里的村官,上任后想出来一个脱贫致富的妙招,比如养鸭,后来鸭养起来了,剧就结束了。这部剧讲述的是孙倩倩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了解了村里不同人的不同命运,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并且一步一步转变了他们的命运。 ”

  在欧阳逸冰看来,如果一部话剧仅仅是完成一个主题,而没有思辨性,那这部剧就会成为过眼烟云。“脱贫攻坚主题的话剧,不能只满足于故事的结局是村民们都富了,主创们要在剧中体现出更加深刻的思辨性,要关注人的命运变化,探索人最宝贵的价值是什么。 ”

  “中国的戏剧创作向来是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与观众共同创造。脱贫攻坚是新时代的宏大主题,值得深入开掘并进行艺术表现。 ”宋宝珍说,“创作者需要深入生活,发掘时代生活的底蕴,发掘不同区域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故事,在剧作中表现人物的鲜明个性,以及脱贫攻坚事迹的典型性。 ”

  在一些脱贫攻坚主题的戏剧作品中,宋宝珍发现创作者塑造的一些人物没有成长的心理过程和发展轨迹,“人物一上来就是第一书记,就代表了先进的方向,这样写是没有时代性的” 。所以她建议,创作者要在剧中处理好大时代和普通人的关系,要写出普通人是如何变成英雄的。比如,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曾经历过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一味奔主题而去、一个事件一个事件地罗列,不仅使剧作缺乏律动之美,也达不到感人至深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