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华中鲁艺可歌可泣的抗战史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迎接建党百年,江苏省杂技团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未演先热——

重现华中鲁艺可歌可泣的抗战史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传统杂技向来以绝技为本,追求惊险奇美。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技术节目到逐步技艺融合、再到主题晚会和杂技剧的出现,如今杂技早已不再是过去的老样子。继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流水人家》成功上演之后,一部由江苏省杂技团推出的革命题材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接踵而至未演先热,用一系列“用技艺文化为内容文化赋形”的创新实践,演绎着用传统杂技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篇章。11月12日,记者在江苏盐城建湖县走访了江苏省杂技团,现场欣赏了这部作品部分章节的媒体首秀。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华中局、鲁艺华中分院等均在盐城成立。1941年,党中央根据形势需要,决定在新四军军部驻地苏北盐城建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简称华中鲁艺)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新四军重建军部80周年和鲁艺华中分院建院80周年,江苏省杂技团很早就开始谋划创作一部用杂技形式表现我军文艺战士那段特殊的抗战史,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创制,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已呼之欲出,并将于12月上旬与观众见面。

  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以运河船夫的日记为主线,记录了上海文艺青年东青奔赴苏北新四军根据地抗日前线,加入华中鲁艺的亲身经历,串起华中鲁艺1941年那段抗战历史。据介绍,该剧将用杂技语言重现华中鲁艺师生活泼、紧张、艰苦而又快乐的战时学习生活,以及在根据地农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难忘经历,重点讲述了华中鲁艺师生在日伪扫荡期间进行战略转移及其间发生的“八女投河”事件。经过艰苦跋涉,师生们临危不惧,不畏牺牲,最终冲破封锁线回到了新四军军部的怀抱,共同踏上了奔赴抗日前线的新征途。

  “抗日烽火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开辟了盐阜根据地,军民团结共同御敌,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鲁艺师生浴血抗战的悲壮故事,在华中地区抗战文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江苏省杂技团团长吴其凯介绍,新四军红色文化在盐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华中鲁艺烈士陵园”坐落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东平村。而庆丰正是江苏省杂技团的前身、中国南派杂技艺术的代表“十八团杂技”的发祥地。“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红色文化,传递鲁艺精神,传播铁军精神,弘扬中国精神” 。

  在现场展示的序幕篇章《鲁艺建校》中,记者看到,杂技演员们分别扮演着进步青年、新四军战士等角色,翻跟头、骑单车、玩手技、溜滑轮、转地圈,显得青春洋溢、英姿飒爽。像对手技巧、绸吊、爬杆等技巧经过融合创新,既惊险又有新意,同时展现了苏北地区“芦苇青青菜花黄”的运河水乡特质。总导演何晓彬介绍:“华中鲁艺建校正值春季运河两岸芦苇返青、菜花盛开的时节,芦苇象征文艺战士们青春勃发的革命理想和宁折不屈的革命精神,油菜花象征运河腹地苏北里下河水乡大地处处扎根开花的中国红色事业的蓬勃生命力。我们尝试将杂技本体融入到当今文学艺术载体中,在传统杂技技艺中创造出新的杂技语汇,改变人们对传统杂技的固有印象,努力追求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的深度转变,用传统杂技技艺与红色革命题材嫁接,融汇贯通,创造出一种新的杂技舞台表演样式。 ”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杂技团曾一度陷入生存困境,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重新焕发生机,在设施健全、人才培养、节目剧目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崭新的、设施齐全的排练场、健身房、演员公寓一应俱全,演员待遇大幅度提高,如今更是成为杂技领域的佼佼者。近些年来,得益于各级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引进人才的襄助,江苏省杂技团立足自身地域文化和特色,着力挖掘红色文化、运河文化题材并给予创新赋能,取得硕果累累。“表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是我们创制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的初心。努力让传统杂技融入新时代,与文化同根、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创作出无愧于我们所处的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品力作,是我们的不变追求。 ”吴其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