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开发双驱动,为工业文化遗产注入新活力
栏目:艺论纷纷
作者:吴学安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广州毗邻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工美港园区,最近频频迎来“打卡”市民。这个建设于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老旧工业厂区,如今旧貌换新颜,成为集无边界博物馆、大师工作室、艺术创作、设计、时尚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艺术区,还进驻了逸仙电商等一批优质企业。

  百年老厂房、近代别墅群、江边旧船坞……在城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工业建筑曾经繁华,后来走向没落,其中有些因为保护和利用得当,得以保留当年工业化的印记,甚至重焕生机与魅力。如位于北京朝阳的798艺术区,由废弃工厂摇身一变,汇聚起风格各异的艺术思潮,一度成为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典范。那些宽大的厂房、斑驳的设备,不仅保留着当年工业化的印记,也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和游客。

  工业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以及科研价值的,既包括工厂、车间、作坊、矿物等不可移动文物,也包括机器设备、工具、档案等可移动文物,还包括工艺流程、传统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眼下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已渐成共识,但如何让工业遗产在再利用的过程中,避免对其文化价值造成损失,显得尤为急迫。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迁。腾出来的原有工业用地,建成城市功能区,比如北京的CBD。但在“推倒重来”的开发模式下,由于缺乏工业遗产保护概念,大量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几代产业工人的记忆和情感被抹去,城市曾经的工业建设辉煌被逐渐淡忘。

  由于对工业遗产保护认识上的缺失,在许多人眼里,被废弃或即将停产的工业场所成为落后的象征。纵观国内一些老工业基地,那些承载并书写辉煌历史的老厂房、老机器,许多都走上了整体拆迁再开发的路子,有的尽管保留了下来,却迟迟不能被有效地保护利用。国内工业遗产再利用也存在许多问题:在工业遗产保护10多年的实践中,被拆除的远比被保护的多,再利用的模式也较单一,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毕竟受众有限。

  工业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工业遗产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忠实记录。让工业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使其对社会发挥更多贡献,这是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动因。笔者以为,消费社会视野下的“拼贴城市”是解决遗产文化认知、文化传承、遗产的合理利用等问题的基石,而遗产保护应尽量接近于真实而客观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尊重城市发展过程与遗产本身及其经历。在推动保护工业遗产的过程中,理应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做出更加明晰的设计和实施。一方面,要通过地方立法保护工业遗产,从根本上扭转保护不力的局面;另一方面,拓展工业遗产保护思路,通过保护工业遗产,进而推动“工业遗产+产业转型”和“工业遗产+旅游”的建设,为城市发展新格局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