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真正做到老百姓身边”
——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之举
作者:本报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当绘本里的小猴子、长颈鹿、大象以贴画的形式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故事也变得更生动有趣了。8月22日,在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文化佛山走向小康”媒体采访调研活动中,当记者走进四点读书邻里图书馆时, 《月亮的味道》亲子故事会正在进行,老师绘声绘色地讲,孩子们兴奋地应和着。

  今年7月22日,佛山市图书馆邻里图书馆项目从29个国家的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2020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国际营销奖第一名,成为被国际图联认可的2019年最出色的图书馆营销项目,这也是佛山市图书馆在继2018年摘得国际图联“绿色图书馆”桂冠后获得的又一个国际奖项。

  “公共图书馆+”推动公共阅读服务下沉

  什么是邻里图书馆?“将公共图书馆资源‘搬进’市民家中,由公共图书馆供给文献资源、提供服务支撑,以邻里关系为纽带输送阅读服务。 ”佛山市图书馆馆长黄百川介绍,“千家万户”阅暖工程——邻里图书馆项目启动于2018年,是佛山开展的全新阅读推广项目。具体来讲,每个邻里图书馆可享受总借阅200本书,期限为365天,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馆舍资源和服务活动。同时,需要承担任期最少为1年,服务不少于10个家庭,组织不少于3场阅读分享活动,每年转借图书不少于30册次等义务。

  “虽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但服务半径、服务人群有限,还存在覆盖面不够广、覆盖率不够高的问题,且当下普惠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广大群众个性化阅读的需要。 ”黄百川表示,经过调研,佛山市图书馆意识到,鼓励有热情、有能力、有资源的社会力量参与供给十分迫切,利用无限的社会资源拓展有限的图书馆馆舍资源,以无限的社会人力资源补充图书馆有限的馆员力量,大有可为。

  “我是亲子阅读的受益者,孩子六个月开始给他读绘本故事,亲身体会了阅读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觉得阅读是陪伴一个人一生的事情,书籍是一个人一生的朋友,我自己一个人坚持还有些难,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在书香邻里图书馆馆长戴丽芳的影响下,在她的图书馆周边,四点邻里图书馆、绘升绘爱邻里图书馆、小狮子邻里图书馆等纷纷建立。“由孩子的同学到附近的邻居,到陌生的喜欢阅读的市民,大家因为阅读、因为图书认识并熟悉。 ”四点邻里图书馆馆长王丽琴说,有时馆长甚至会在车的后备箱装一些书,方便接孩子的家长借阅。家长们也反馈,阅读书籍使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更强,更善于表达自我,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记者了解到, 8月20日,一言一语邻里图书馆正式签约,成为佛山市第1000家邻里图书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邻里图书馆累计从图书馆借书18 . 5万册次,转借图书6 . 8万册次,服务读者人数超过2 . 3万人次,真正成为了惠民、利民的暖心工程,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创建的新亮点。

  其实,“公共图书馆+家庭”模式的邻里图书馆只是佛山市图书馆推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项目之一,“公共图书馆+企业”的智能文化家项目、“公共图书馆+民宿”的“旅图·晓读夜宿”项目,以及街道设置的读书驿站等,得以让图书散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些读者向记者表示,智能文化家项目的“童书分级阅读”特色品牌、“亲近科技”的科普活动,“旅图·晓读夜宿”项目的“一民宿一主题”等特色化服务,减少了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挑选适合自己图书的焦虑,更便捷的同时更具专业性。

  而且佛山市图书馆自行开发的“线上办证”和“图书转借”程序,实现手机自助办证、借书、还书、续借、查询等图书馆基本服务,以及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体系内的通借通还等举措将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相融合,进一步让阅读这件事变得没那么难。这些举措无疑都在推动着公共阅读服务下沉,推进全民阅读,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表示,公共文化服务不是只有公共文化机构来提供,当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变成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时,公共文化服务就能更深入、持久和有生命力。

  在这里,外来务工人员找到了归属感

  “有一次厂里的机器设备出现故障,我印象中在之前看过的书里提到过这一类问题,于是下班后就到图书馆找来书重新看了一下,最终将故障修好了。 ”曹孙建是佛山西樵一家马赛克厂的设备维修工,祖籍福建龙岩,高中毕业后就到广东打工,一开始是东莞,接着又到了广州、佛山。他喜欢阅读,平时路过报刊亭会买一些与旅游、集邮相关的杂志,自从图书馆开展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阅读推广后,他经常来图书馆看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他说,佛山这座城市让他有尘埃落定的感觉,现在他已经在此购置了一套小三房,成为了新佛山人。

  在制造业大市佛山,常住人口中近半为外来务工人员。近年来,佛山相继出台多项举措推动异地务工人员同等享受这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关爱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提高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 、博物馆、美术馆以及160家民办文化场馆均免费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常态化开展的移动智能图书馆、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非遗进校园”“行走佛山”公益展览进基层、“作家走基层,给力正能量”等公益活动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工人身边;为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佛山市各级文化部门、职工组织和志愿组织策划组织了“筑梦佛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产业工人文化节(职工文化节) 、狮山镇“梦工场”文体培训等公益文化活动……一系列常态化开展的公益活动,实现了对外来务工人员多元文化需求的精准供给。

  “参加了3次,认识了很多小伙伴,还建了QQ群。 ” 12岁的黄思潼是广东梅州丰顺县人,其父母在佛山经营一家小面馆,她曾就读于佛山本地一所生源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佛山市禅城区颖林学校,说起参加“筑梦佛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的经历,小姑娘兴奋不已。据了解,该夏令营已持续开展11年,免费服务超过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将公共文化服务真正送到他们身边。目前,佛山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加强外来人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经济发展,文化探路

  佛山,一座以实体经济为魂、 GDP在广东省内仅次于深圳和广州的城市,而近年来,着眼于破解制约文广旅体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万亿GDP城市文化发展方向等问题,佛山市确定了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的建设方向,并且通过创新实践,与全国闻名的“经济佛山”相匹配的“文化佛山”形象逐步显现。

  走在这座经济发达城市的大街小巷,除了能感受到城市的跃动与活力外,传统文化的古朴气息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无法忽略——名不虚传的“中国武术之城”功夫文化,聚人气、扩内需的“粤菜粤厨名城”美食文化,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文化,传承耕读传家之风的祠堂文化,以及以传统建筑风貌吸引全国各地大批游客慕名而来的广东省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镇街道和清代住宅式府第建筑群组“岭南天地” ,以特色民宿文化促乡村振兴的紫南村“洛神云筑”特色民宿、逢简水乡民宿群……

  “把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做到老百姓身边。 ”是陈新文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我们也看到,在佛山,传统文化离老百姓越来越近,可以说就在老百姓的身边,可触、可感,于无形中浸润、滋养着城市的每一个人。而文化的发展,更成为了佛山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让城市在拥有了经济之魂之余,平添一份文化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