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院抗疫期间创排
现代京剧《许云峰》尝试付费云首演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向革命先烈、向抗疫期间奋战在前线的白衣战士们致敬,他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 ” 6月2日,北京京剧院抗疫期间创排的现代京剧《许云峰》“云首演”新闻发布会上,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如是说。

  现代京剧《许云峰》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工委书记许云峰在接受组织营救歌乐山集中营难友的任务时遭出卖被关入集中营,在狱中组织狱友们与反动派展开智斗,因拒绝独自越狱最终被杀害的故事。6月7日,剧目将在互联网剧院“东方大剧院”云首演,这是北京京剧院首次尝试付费模式的线上首演。

  谭孝曾介绍, 1984年,取材于同名长篇小说的现代京剧《红岩》由阎肃、汪曾祺、迟金声、陆松龄等参与创作,并由谭元寿、马长礼、张学津、高宝贤等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主演。时隔36年,北京京剧院深入挖掘整理并创排现代京剧《许云峰》 ,既是致敬经典剧目,也是传承红岩精神,更是对革命先烈的歌颂和礼赞。

  这部剧目由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迟金声担任艺术顾问,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阎桂祥担任艺术指导,由王新纪编剧、李青导演、艾兵作曲,由谭正岩扮演许云峰、杜镇杰扮演徐鹏飞、朱强扮演华子良。剧目的创排留下了北京京剧院演职人员以艺抗疫的特殊印记。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介绍,现代京剧《许云峰》于2019年启动,于2020年年初抗疫期间进行了深度创作, 2月剧本定稿, 3月进入作曲、舞美等创作, 4月开始坐唱、分场排练,经过50多天,于6月1日完成最后一次排练合乐。刘侗表示,这部剧目的创排过程,是剧组演职人员在全国人民共抗疫情的鼓舞下,对红岩精神的一次践行。

  为了让近40年前的经典剧目的整理改编能够对接当代观众审美,这部剧目的创排形式和表现手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导演李青表示,创新不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实实在在地从内容出发。“我们将传统技法和手段作为创作的原材料,结合剧本的具体内容和人物情绪,把话剧艺术中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融入京剧表演中,演员不是只演情节、故事,更重要的是演人物,表现人物内在准确、细腻、生动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表现人物之间心与心的撞击。 ”李青说。

  抗疫期间,全国各地有不少戏曲院团尝试了网络直播,但新创大戏的付费模式云首演并不多见。此次云首演采用与剧场相近的电子票模式,用户只要点击相关链接,支付9 . 9元,就可以足不出户欣赏现代京剧《许云峰》的云首演直播。“东方大剧院”为用户搭建了三种平台,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手机投屏、电视欣赏演出,通过点击微信链接也可以马上购票观看,真正实现“跨越时空、无处不在”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领导的中国首家互联网剧院“东方大剧院”总经理周洁表示,这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云上结合的探索,也是“互联网+戏曲”走向良性发展的一个开端。周洁认为,直播带货、网红经济等本质上都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深挖产业价值、探索市场模式、开拓发展空间的实践,戏曲行业此前与互联网的融合还不是很深入,这意味着“互联网+戏曲”将有更多可能、更多模式、更多空间。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表示,云演出、互联网剧院作为戏曲观赏新业态,值得继续探索、推广和建设。在马文看来,线上演出可以实现三个功能——为戏曲艺术开辟新的演出空间;为戏曲爱好者开辟新的欣赏方式;线上线下相互补充,培养更广泛的观众对戏曲产生兴趣。

  周洁表示,为了让“互联网+戏曲”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和更大的社会效益,实现“互联网+戏曲”的产业化、常态化发展,需要更多互联网和戏曲行业的从业者加入探索;线上线下一定要融合,不是以线上直播替代线下演出,而是要通过线上结合线下,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对于戏曲行业本身来说,还要进一步打破固有思维模式,与互联网深度接入,产生更多优质IP甚至戏曲行业的“网红” ,实现“网红带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