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展演和传承研讨会在丹阳举行
校地共推戏曲传承发展结硕果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看-戏-喽! ”随着孩子们一声欢快的呼喊,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第二届戏曲教育成果展演日前在江苏丹阳鸣锣开场,汇聚了大运河江苏流域10个独具魅力的戏曲剧种,来自大运河沿线多所中小学的学生纷纷登场,梅花奖演员王建伟、陈澄、陈明矿、魏佳宁、许亚玲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琴、张巧玲,昆曲新秀徐思佳,丹剧演员黄文军等名家名角也轮番上台助阵,展现了大运河浸润的丹剧、锡剧、昆曲、丁丁腔、柳琴戏、徐州琴书等多姿多彩的面貌和江苏各地“戏曲进校园”工作的丰硕成果。

  本次活动由丹阳市委市政府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以“水路·戏路·传承之路”为主题,演员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4岁,生动展示了各剧种的传承发展之路及教育、文化融合共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喜人成果。活动还举办了京杭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传承与创新工程交流研讨会,并签署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和丹阳市的战略合作协议,以携手推进大运河江苏流域的戏曲传承发展和创新,合力打造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亮点。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教育厅、省文联以及镇江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联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作为千里运河沿线上建县建城最早的古邑之一,丹阳不仅实施了新航道景观建设、历史故道水环境改造、西门古街改造等工程,还深挖文化底蕴、提炼城市品牌,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合作,就是要实现校地的优势互补,深化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形成具有丹阳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作出贡献。各类戏曲剧种你方唱罢我登台,赢得场下观众喝彩连连、掌声阵阵,展现了大运河江苏流域各个剧种的独特风采。 ”江苏省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表示。

  据了解,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不仅滋养了两岸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商贸往来,在古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极大地哺育了运河流域的文化交流融合。特别是在戏曲方面,一度成为南方戏曲向京城输送人才的重要通道,包括徽班进京等重要文化事件,都是取道大运河而辗转赴京的,因此大运河也被人们誉为“戏韵之河”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仁雷介绍,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为重点的省属本科院校,选取大运河江苏流域戏曲文化作为切入点,目的就是要围绕江苏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开展校地、校校合作,对戏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培养、创作创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次校地合作,是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工作的尝试,对深化文化挖掘、提升文化价值、打造文化地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活动期间,来自江苏省各地的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学校代表还参观了丹阳市丹凤实验学校戏曲进校园工作现场,观摩了“舞龙” “剪纸” “正则绣” “烙铁画”“面塑”等丹阳本土非遗文化与中国戏曲元素有机结合的融合课程。大家纷纷被小学生独具创意的特色作品吸引,对当地学校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推进特色课程的探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