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浓墨重彩探索多元并茂
——2019年中国戏剧回顾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话据《谷文昌》剧照 王昊宸 摄

淮剧《送你过江》剧照 谢天一 摄  

  如果回顾2019年戏剧的创演实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底色,也意味着对20世纪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历史回眸、现实梳理。这跟戏剧生产的体制机制密不可分——大多数国有院团自然继续承担着引领导向、反映现实、传播主流价值的功能,由此也进一步延续、丰富、拓展、深化着长期所倡导的主流的美学观念、创作手法及其实践经验。与此同时,伴随改革开放、文化体制改革及多元文化广泛地渗入生活,包括民营的、外来的戏剧越来越多地亮相舞台,在这棵参天大树之上开枝散叶,丰富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所取得的成就,也造就了戏剧繁荣发展的独特景观。

  今年是戏剧活动的“大年” 。这起码包含着这么几层内涵:一是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后相续,随后又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和建党100周年,这些重大时间节点连缀列锦,为戏剧创作的铺陈布局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二是众多重要戏剧奖项集中评选颁发,包括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评选的文华系列奖项、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3届曹禺剧本奖等;相应地,大量优秀作品也在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等平台上展演亮相。三是除了各类奖项备受瞩目,还有大量戏剧展演活动,像戏曲百戏(昆山)盛典、 2019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以及各地方剧种的展演节庆活动,或以守正创新的姿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积极反映现实、推进原创、呼应时代关切。四是各类区域性或民间的、商业的新兴戏剧节被纳入城市文化建设视野,小剧场戏剧带着先锋与时尚的色彩、多元多样地开展探索,现代专业分工的创演机制中再绽传统捏戏的作坊形式,戏曲电影迎来再度复兴,更是标注了当前戏剧创演实践的某些新趋向、新潮流,也不可避免引发了新的思辨与探讨。

  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年的戏剧创演实践可以说始终贯穿着一条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线——无论是各地频密的晋京演出,还是作品选择的题材、诠释的主题、讲述的故事,都与此密切相关。同时,由于重大节点连缀相续、题材彼此包容等因素,除了本年度的原创作品,不少此前首演的作品实际上到了今年才逐渐产生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讲,将之纳入今年盘点的视域范围,不单可以接受,恐怕也更具有完整性。这些作品,大多聚焦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辛岁月、奋斗历程,热情讴歌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的先进人物及事迹,积极反映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和百姓生活,关切普通人的个体命运和生存境遇,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涌现的感人事迹及英模人物展开创作,形成时代的有力回响。

  在上述几个重大奖项中,共有11部舞台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分别是话剧《塞罕长歌》 、话剧《平凡的世界》 、话剧《谷文昌》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 、豫剧《重渡沟》 、闽剧《生命》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歌剧《沂蒙山》 、歌剧《呦呦鹿鸣》 、舞剧《吕梁英雄传》 ; 10部舞台作品获得文华奖,分别是话剧《谷文昌》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 、苏剧《国鼎魂》、歌剧《马向阳下乡记》 、舞剧《天路》 、话剧《柳青》 、豫剧《重渡沟》 、河北梆子《李保国》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些作品基本反映了2019年戏剧的主体面貌,而且不同类型均有品质突出、放到更具纵深的坐标中依然不失其光彩的作品——比如,改编自同名电影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舞剧并不擅长的叙事领域展现出一种电影大片似的史诗风格;歌剧《沂蒙山》突破本土与西洋的泾渭界限而呈现出不着“戏曲痕迹”的大歌剧面貌,可以说是音舞类戏剧的重大收获和意外惊喜。在戏曲方面,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把人物的命运变迁与时代环境结合,诙谐幽默地讲述陈奂生的悲喜人生,不仅深切关怀普通人的生存境遇,更发挥出了滑稽戏的本体优势;闽剧《生命》讲述解放战争时期护送孕妇的队伍的故事,全剧视野开阔、故事感人,充满个体与集体、战争与和平的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辨,而且得体地挖掘、发挥出闽剧行当与程式、唱腔的特色,呈现出一种恢弘大气、歌舞摇曳的审美品格。话剧方面,像《平凡的世界》 《柳青》等,让人感受到文学底蕴对于戏剧创作的深厚滋养,而近些年来戏剧中的“陕军崛起”备受瞩目,显然不是偶然。其折射的现状难免喜忧参半,喜的是反顾文学而取得成绩、有所收获,忧的是取材于现实、原生于现实的一些创作,未能真正理解和沿着坚实的现实主义道路深透地体悟人生、编织故事,往往陷入题材决定、主题先行的窠臼。

  相对于蓬勃活跃的创作,有限的奖项当然不可能覆盖全貌:一方面,除了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一些历史题材或古装题材作品,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推出的几部作品,一是以梅兰芳为题材的京剧《梅兰芳·蓄须记》 、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 ,二是昆剧《世说新语》 。前

  者不仅角度新颖、构思巧妙,而且给演员表演提供了极具光彩的支点与空间;后者截取经典名著中的若干人物片段、以传统捏戏的磨合手段来加以新编,深入人物内心而突出个性,颇有历史景深和时代意境地展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风流。而年底晋京演出的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 ,以非常纯粹的传统的民间喜剧样貌,展现出湖南地域文化滋养下的土味辣味,语言诙谐风趣,给人带来尖酸、熏辣等多层次的体验。另一方面,像舞剧《醒·狮》融入南派武术而在舞蹈语汇上有所突破,淮剧《送你过江》富有哲理性地诠释渡江战役的历史人文内涵,话剧《特赦》戏剧性地展开有关情与法的思辨,等等,它们可以说有效地丰富了人们对于2019年戏剧舞台的印象。由于舞台创作的特殊性,一部作品很难说一出现就臻至完美,但那些潜质与气质的焕发以及目前所呈现的整体品相,肯定会岁月留痕。

  在赋予戏剧新的思辨能量及潮流话语上,话剧和戏曲几乎都做出了自己的积极探索,事实上往往也成为主流戏剧前端的拍岸浪花。无一例外,像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乌镇戏剧节、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等,不管定位于学术还是商业,都把引进剧目与本土剧目的交流互鉴作为一种模式——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带来长达8小时的名著改编话剧《静静的顿河》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版《叶甫盖尼·奥涅金》来华演出,铃木忠志导演中、日、韩、美、俄五国演员母语同台的《李尔王》等,包括被热炒的托尼奖音乐剧《泰坦尼克号》 ,无意外地都引起了话语狂欢。但若剥离掉一些不言而喻的因素,那部讲述一个带有性格弱点的普通人的罪与罚的作品《里里奥姆》恐怕更具有稳稳的渗透性。虽然新作与经典没有可比性,但若略作扫描,就会发现部分本土先锋创作的差距,往往是文学性、戏剧性与形式实验“两层皮”所致。当然,这种交流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并且部分平台确实推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创作者。同样地,小剧场戏曲是近些年逐渐成为年轻人创作时尚的样式,特别是依托京沪两地举办的小剧场戏曲节,成绩颇为可观。比如小剧场京剧《赤与敖》 、浸入式昆剧《桃花人面》等,都很有深入探讨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逐渐认识到戏剧汇聚人气、凝聚品牌的价值,渐渐把它纳入到城市文化建设的视野当中。从乌镇戏剧节的成功到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转型,再到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于今年创办,包括京沪两地的小剧场戏曲节等,可以明显感受到更多热情的注入。一定程度上,它们在国有院团之外激发了民营及个体等戏剧群体新势力的壮大。与此同时,多元探索也引发了基础理论研究的急迫感,诸如戏剧本体、文学性与戏剧性、剧场与后剧场等话题越来越多地见诸于不同场合的讨论当中——像孟京辉导演《茶馆》的“退票”事件以及张火丁主演《霸王别姬》引起的争议,虽然并非直接与理论挂钩,但个案背后的深层思辨在所难免;而主流戏剧存在的更具普遍性的一些问题,也需要理论为之赋能和脱痂。

 

  扫一扫浏览更多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