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伟大的转折》:
转折是历史,伟大是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 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一开篇就是红军血染湘江,士气低落,不知该去向何方,这真实的一幕能在电视剧伊始就扼住观众的好奇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军是如何展开伟大的转折的? 《伟大的转折》展开了生动而又清晰的讲述——

  在极度危急的时刻,在周恩来等人的呼吁下,毛泽东两年来第一次被邀参加红军高等军事会议,在通道会议上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军事状况的分析否定了北上湘西,提出了转兵贵州的建议,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开启了伟大转折的序幕……

  这部电视剧今年8月底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首轮播出,日前在重庆卫视、安徽卫视和贵州卫视播出,虽然也有过一些电视剧如《长征》展现过这段历史,但是《伟大的转折》非常详细地展现了遵义会议前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围绕战略方向进行的争论,这是转折的酝酿和准备;在遵义会议之后,又有苟坝会议、扎西会议、会理会议,这是转折的巩固和深化。抛弃错误需要一个过程,检验真理也需要一个过程。编剧欧阳黔森说:“笨人最笨的方法就是还原历史,因为波澜壮阔的长征那段历史已经非常精彩,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不用编,你只要真实还原,它比我们写的更精彩。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陈晋用“转折是历史,伟大是精神”来概括这部电视剧的特点。他认为,这部电视剧对转折过程的全视野叙述,使该剧体现出四个方面的艺术张力:当时红军与国民党双方统帅部斗智斗勇的决策过程及背景;蒋、黔、滇、川敌军内部的派系利益和矛盾;党中央领导层内部意见艰难的统一过程;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以及红二、六军团的战略任务和战略配合,特别是中央红军内部红一、三、五、九诸军团指挥员不同的指挥和执行风格。陈晋指出,和以往长征题材的电视剧相比,该剧对红军各部之间的配合作用写得比较清楚,比如,因为渡桥被撤,红九军团没有能够渡过乌江,成为离开主力部队的孤军,在此情况下,九军团在罗炳辉领导下,积极作为,反而在整个转折过程中发挥了意外而及时的“战略轻骑兵”作用。这些前后左右的立体呈现,生动深刻地揭示了全剧所要反映的转折主题。

  《中国艺术报》原总编辑李树声说,作品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在苟坝会议期间毛泽东的情绪波动。他在会上发了脾气,回到家里坐立不安,他苦闷、徘徊、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错了,他提醒自己,现在这时候,所有的决策容不得半点失误,否则中国革命就会功亏一篑。“毛泽东是人不是神,同时他具有不同于常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中国革命的承担精神。正是描写了敌众我寡、正是描写了失败的惨重、正是描写了伟人的真性情,才让人看到逐渐形成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罕见的刚勇、卓越的睿智和深沉的思考,才能让作品贴近当时的艺术真实、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李树声说。

  中国电视艺委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认为,主创团队抓住这段历史进程的本质特征,把这几次重要会议放在历史“转折”这个总目标下,每个会议完成不同的任务,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动作线,写得很有章法。每一次会议都写出了不同的意义和意味,让观众对于耳熟能详的史实有了一种别样的新鲜感。“国共双方的对比也在对会议的叙述中显现。 ”李跃森说,“这些会议所讨论的问题往往是矛盾的焦点,在冲突中可以更好地显示出人物不同的个性,更为重要的是,主创团队通过一次次会议,写出了共产党人的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这里所有党的领导人,所有共产党人,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置个人得失于不顾。与此相反,国民党方面也在不断地召开会议,但每次会议的核心都围绕着权力斗争、个人和集团利益,通过这种对比,用艺术的方式显示出共产党和红军胜利的内在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