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要进得深、进得广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六届“国戏杯”一等奖《沙家浜·智斗》 、第七届“国戏杯”一等奖《金山寺·水斗》 、第八届“国戏杯”一等奖并参加全国第二届传统文化进校园优秀节目展演的《鸡黍之约》 、参加全国第三届传统文化进校园优秀节目展演并于前不久入围第十届“国戏杯”集体组总决赛的《赤壁》 ……10月23日至24日,第四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戏曲教学展示暨前沿论坛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举办。活动期间,在由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联袂举办的“国粹伴我成长” 2019校园京剧成果展演上,众多优秀获奖作品经由孩子们的精彩演绎鲜活呈现,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与称赞。

  此次展演仅是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京剧进校园”的成果之一。自2011年起至今,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通过成立“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和实习基地”“京剧教学研究中心”“学生京剧社团” ,开展“京剧与学科课程整合、京剧教育与德育深度融合”课改实验,创编京剧校本教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儿京剧教育课程体系,播撒下的京剧种子,在校园内结出了累累硕果。

  “我饰演的秦琼,是英勇无畏的大英雄。 ”说起在京剧《三家店》中饰演的角色,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四年级学生刘继超一脸骄傲,“很喜欢京剧,在学校跟着老师学习后,回家还会抽时间练功,而且我发现京剧和语文是有联系的,可以提高我的语文素养” 。

  “虽然传授不了他们非常高超的表演技艺,但是我能够看到一代代的孩子在我们的影响下,开始喜欢京剧、爱上京剧,进而传播京剧、走上专业道路传承京剧,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徐林2012年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做专职京剧教师。以他为引领,全校音乐教师联动起来,使孩子们对京剧从最初的陌生到熟悉,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亲近感和共鸣感,目前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热爱京剧的人才,他们在各类全国戏曲比赛中崭露头角并收获诸多奖项和荣誉。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的支持保障下,“戏曲进校园”逐渐走向深入,走向专业。就拿金乡来说,在“京剧进校园”的同时,还开展了以“地方戏曲进校园”为特色的艺术教育活动,倡导戏曲百花齐放,把金乡地方戏曲“四平调” ,地方曲艺山东落子、山东快书以及豫剧、黄梅戏等引入学校,开发了《梨园百花》校本课程,成立了“曲艺艺术社团” ,让经典戏曲走进课堂。

  嵊州市城南小学校长周少英认为,“戏曲进校园”如何做到普及很关键。记者发现,相较于戏曲专业知识的传授、传统经典剧目的口传心授这些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形式外,目前诸多学校在挖掘戏曲元素之美上做了大量工作,将京剧元素与其他艺术形式跨界融合,比如在此次活动期间,孩子们京韵戏操、京韵古诗、京韵童谣的展示,就让人印象深刻,而这些形式不仅为“戏曲进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也为戏曲走向全体孩子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很多孩子也许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但在这种耳濡目染中,对戏曲有了一种熟悉感、亲近感,在孩子心里播下戏曲的种子。 ”周少英还认为,戏曲艺术的弘扬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播,要有适宜的开发土壤,“我所在的嵊州是越剧的故乡,越剧元素无处不在,有越剧博物馆、越剧艺校、越剧小镇等孩子们熟悉的资源,孩子熟悉是前提,这样的传播是有温度的” 。在周少英看来,这也是“戏曲进校园”如何走出自己特色之路的关键。

  “作为陶养性情、内化精神的传统文化,教育传导的有效方式一定是多元的,戏曲进校园、进课堂,成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媒介和方便途径,以此可切身感受民族艺术魅力,体验中华文化之美。这种非知识型的认识和感悟,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形成由内而外的文化力,凝结为具有生命活性的核心素养。 ”山东省教科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耿成义表示。在他看来,在学科化和科学化的现代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区别于传统知识型学科教育,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戏曲文化进校园”已从单一的戏曲知识的传授、程式动作的展示,向多维、立体的体系化发展。将戏曲元素与语文、英语、体育、美术、德育等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构建了戏曲的特色课程体系,有的学校还创新设立了网络戏曲课堂,拓展了“戏曲进校园”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随时能够看到传统文化、听到传统文化、感知到传统文化,入目、入耳、入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谈及“戏曲进校园”的未来发展,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姚志强表示,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开始有了戏曲专职教师,但是在数量上还远远不够,戏曲专职教师的缺乏仍是今后“戏曲进校园”面临的重要问题,“需加大对戏曲教育专业专门从事戏曲普及的师资的培养,改变艺术家来当教师的现状” 。同时,姚志强表示,要在科研创作上下功夫,“比如在剧目的选择上,不再是老师会什么教什么、老师认为什么是好的就教什么,因为有些剧目虽是经典剧目,但是内容和形式都不适合孩子们来学,这就要求教师在科研创作上多思考、多实践,创作更多适合孩子们的学习内容与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