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之名,传承桂林“非遗”文化
——《桂林有戏》厅堂版来京演出小记
作者:本报记者 高艳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打造的《桂林有戏》厅堂版于9月25日至26日登陆国家大剧院,参与国家大剧院“艺海遗珠”非遗戏曲展演,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桂林有戏》厅堂版由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院长、桂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树萍,携手“80后”青年戏曲导演李卓群及其领衔的主创团队共同打造。这是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现代运营与观演模式下的一次全新尝试。

  《桂林有戏》旨在通过一场整合桂戏精粹的演出,向观众较为全面地介绍桂林戏曲与桂林文化。创作之初,主创团队回顾了桂林千年建城史,并对桂剧300年发展流变史以及数十部现存的桂戏传统作品进行整理与提炼。 《桂林有戏》厅堂版集中了桂剧、彩调、广西文场等桂戏精粹,包括桂剧《拾玉镯》 《人面桃花》 《打棍出箱》片段,彩调《刘三姐·船歌》 《王三打鸟》 《娘送女》 ,广西文场《象山水月》 《爱莲说》 《咏桂林》 ,桂歌《桂林有戏》等。这些节目的创排,在保留桂戏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也做了更加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改编。

  《人面桃花》在桂剧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版本,在《桂林有戏》厅堂版中上演的《人面桃花》选取“邂逅”一折,戏中,两位演员凭一把折扇、一柄团扇,演绎出男女主人公乍相见、结伴游、花定情、渡口别等“中国式古典爱情”的经典情节,具有鲜明的时代审美与青春气息。

  《拾玉镯》是桂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 《桂林有戏》厅堂版保留了桂剧《拾玉镯》的“桂林化”风格,剧中孙玉姣、傅朋、媒婆三个角色分别集中展现了桂剧花旦、小生、彩旦的“做功”表演。同时,还创造性地在舞台上同时呈现三个“孙玉姣”形象,让观众欣赏到三种技巧、形态、风格各异的花旦表演。 《打棍出箱》是桂剧最具分量的骨子老戏之一,为演出历劫遇害的范仲禹开箱复活后悲恨交加、精神失常的狂态,演员要在不足一平方米的狭窄木箱上,做出“三跌四出”“箱内换衣”“后空翻入箱”等高难绝技,体现桂剧“唱、念、做、打”程式技巧的精粹。

  彩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 。彩调《刘三姐·船歌》选自彩调剧《刘三姐》开篇一节,由“95后”演员演绎刘三姐。 《王三打鸟》作为彩调的代表性剧目,讲述一对少男少女王三、毛姑妹不顾长辈反对、勇敢相爱的故事。 《桂林有戏》厅堂版中选取王三与毛姑妹相会的一段,其中独具彩调特色的“四门摘花”唱段突出了双人歌舞的技巧与表演节奏,集中展示了彩调扇花、手巾表演技巧及矮桩、中桩、挪步等舞蹈步法。

  广西文场是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的传统清唱艺术,诞生于清朝中后期,广西文场至今仍保存着明清俗曲甚至金元散曲的遗韵。广西文场《象山水月》歌咏宋人为象山水月洞题写的诗文,辅以古筝、古琴、箫三种民乐演奏,突出文场艺术风雅、飘逸的特点。广西文场《爱莲说》 ,节选周敦颐《爱莲说》的部分内容为唱词,使用了戏曲文小生的扇子技巧、褶子技巧、脚步技巧。在广西文场《咏桂林》中,演员们则使用了文场传统的“打碟”技法。

  《桂林有戏》厅堂版首创“T型”戏曲舞台。导演李卓群介绍,这一灵感来自“维密秀” ,利用T台独特的观演模式和互动感,增强桂戏剧目表演的体验感和动感,由此打造独特的“浸入式”戏曲观剧体验,让桂戏的音、像、气、韵随剧情流动延展,充盈在观众的周围。

  张树萍表示, 《桂林有戏》比较全面地呈现了桂戏的正和雅、动与静,展现了桂林传统文化的清逸之风。她介绍,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非常重视“非遗”的活态传承,“非遗”的活态传承重在传艺育人, 《桂林有戏》厅堂版由当下最年轻的一代桂戏演员领衔,整台演出演员近半数为“95后” 。“整场演出我们牢牢抓住一个‘戏’字,不一味追求感官刺激,而是用戏曲本体见真章。 《桂林有戏》厅堂版以戏之名,来传承和推广桂林的‘非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