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传统文化的“种树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作者:苏孝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以打造精品的使命担当,使经典永留传

  一个文化单位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思想上没有精品意识、行动上没有打造精品的使命担当,是拿不出精品剧目的。在这方面,我们甘肃省、兰州市各级文化部门下大力抓,各艺术院团和文艺工作者下实力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79年,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全国舞台剧展演中,由甘肃选送的话剧《西安事变》 、京剧《南天柱》 、舞剧《丝路花雨》均获得创作、表演一等奖。特别是由甘肃省歌舞剧院1979年创排的《丝路花雨》一炮而红,成为中国舞剧一个里程碑式的精品,并因此创立了敦煌舞学派,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该剧截至目前已演出2900多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00年,由兰州歌舞剧院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舞剧《大梦敦煌》一亮相便惊艳世界,这个剧凭借剧情美、舞蹈美、音乐美、舞美美,先后获得了“文华奖” 、“五个一工程”奖、“荷花奖”等各项国家大奖,名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榜首,被誉为“可移动的敦煌” ,目前,已在国内外演出1300多场,收入达1 . 5亿,成了兰州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2009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部评选表彰了18台优秀保留剧目,歌舞类节目只有4台, 《大梦敦煌》 《丝路花雨》占了两席。这两部剧之所以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之所以百看不厌长盛不衰,原因有三:一是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做牵引。二是有独特的敦煌文化做支撑。三是有一流的艺术家做动力。全国的优秀艺术人才很多,虽不能为我所有,但可为我所用。为创排《大梦敦煌》 ,我们聘请了陈维亚、张千一、高广健、沙晓兰、韩春启等一批国内一流艺术家作为主创人员。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面走向世界,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动,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一直是我们思考和努力的。 《大梦敦煌》在国内演出了五六年后,我们便想着如何走出去、走向世界。当时也有一些国外演出机构主动上门谈商演,但谈了五年都没谈成,原因只有一个,演出阵容太大、成本太高。演出商要求减装备减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演出成本。而《大梦敦煌》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它的演出方案是精心设计的,减就意味着减效果、减质量。出于开拓世界市场的考虑及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强烈使命, 2005年,我们决定独自承担全部风险进行商演。应该说,这样做在当时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一个西部地市级院团,每个月依靠政府拨付的人头费维持,如果出国演出, 200多人的机票、舞美设备的运输、宾馆的定金等前期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为此,我们向银行贷款、向全体演职人员借钱,力促这次演出。

  2005年7月20日晚上8点,悉尼开普敦剧院座无虚席,其中被我们称之为“洋人”的观众占了八成以上,说明《大梦敦煌》已引起当地主流社会的关注。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谢幕长达二十多分钟。他们为这一中国故事而感动,他们因中国独特的文化感染而留恋。这一次,我们在澳大利亚共演了一个月26场。

  初次试水澳洲的巨大成功,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自信心。随后,我们精心谋划,先后又在法国、西班牙、日本、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40多个城市成功进行了240场演出。

  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必须打造一批能传得开、留得下、出得去,思想深、艺术精、制作优的传世经典;必须讲经典的、民族的、感人的中国故事;必须以各种方式走出去,到世界各地去讲。

  加大传统文化发展投入,确保传统不失传

  甘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富矿区,不但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周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敦煌文化,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近年来,甘肃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创作了大型舞蹈史诗《西出阳关》 、大型鼓舞乐《鼓舞中国》 、话剧《天下第一桥》 、秦腔《八月十五月儿圆》等一批优秀剧目。但甘肃作为西部地区,文化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政府推动,缺乏市场活力和企业家的“巧实力” 。从艺术的角度看,载体和形式还比较单一。要想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传统不失传,我认为:一要加大更深层挖掘整理文化资源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陕甘宁边区红色文化的研究整理。二要加大国家层面资金扶持力度,这是传统文化能不能发展起来的根本保证。三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创排人才培养、引进、保留上给予倾斜。四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力,为传统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搞房地产如种麦子,种一季收一季。而文化产业如种树,不下长功夫、不用心培育是很难看到鲜艳的花,很难尝到甜美的果实。在这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导,做个种树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为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色添彩。

  (作者系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兰州演艺集团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