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垃圾”应成为演唱会的“标配”
栏目:钟鼓楼
作者:何勇海  来源:中国艺术报

  “门票是干垃圾,看完演唱会请带走垃圾。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某演唱会备受瞩目。不过,还没等参演的明星上“热搜” ,这场演唱会就因“垃圾分类”先火了。歌手吴亦凡在微博上提出“零垃圾演唱会”的倡议,引起众网友的热议。

  上海落地垃圾分类政策引起的火热讨论还未降温,不少市民从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已对不同类别的垃圾“拎得清”了。而这场在上海举办的“零垃圾演唱会” ,可谓紧跟上海垃圾分类的“潮流” 。吴亦凡通过录制个人视频提醒粉丝,“需要记清垃圾分类,然后带好随身垃圾,保持场内外的环境干净” ,引得粉丝热烈响应,纷纷留言,“看完演唱会,不能忘了魔都的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这无疑是一次明星与粉丝的良性互动。

  演唱会追求“零垃圾” ,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诉求。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文化娱乐表演场所、体育场馆饱受演唱会垃圾的困扰,狂欢过后满地狼藉,似乎成为演唱会“标配” ,门票、荧光棒、广告纸、塑料袋、垫座椅所用纸张、一次性杯子、各种饮食垃圾等遍地,让人惨不忍睹。据媒体报道, 2014年某次演唱会结束后,一批环卫工人打扫垃圾用了整整三天!令人咋舌。

  这让人想到日本的富士音乐节。据报道,富士音乐节是日本最大规模的户外音乐活动,还是亚洲最大的摇滚音乐节。然而,它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音乐节” 。音乐人高晓松曾在一档节目里评价富士音乐节“太可怕了” ,最震撼的是午夜12点演出结束, 10万人退场以后,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垃圾袋,把矿泉水瓶等垃圾都装好,然后大家排队去倒垃圾,一直到夜里两点。垃圾不落地,或主动清理垃圾,才是我们在欣赏艺术时应有的文明姿态。

  “只留掌声,不留垃圾”应成为新时代的观演新风。演唱会虽是商业活动,却也是精神享受,粉丝在享受星光熠熠的音乐盛宴与狂欢时,应表现出与之相匹配的文明素养,不乱扔垃圾,不扰乱秩序,不损害设施,共同维护文艺场所的美好形象。当然,要让粉丝都做到这一点,参演明星与主办机构都应像吴亦凡那样,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发出“零垃圾演唱会”的倡议,共同守护文明。

  或许有人认为,“零垃圾演唱会”是在蹭垃圾分类的“热点” 。在“垃圾围城”城市病缠身的背景下,明星利用自己的流量和影响力,蹭垃圾分类的“热点”又有何不可?这其实是在以商业手法推广公益理念、履行社会责任。这样的“蹭热点”行为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