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滑稽剧团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在京上演
在吃饭不是问题的今天,
“吃饭问题”依然引人深思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吃饭是个问题”“问题不是吃饭”“不是吃饭问题” ,主人公甫一登台就提出的三个命题,听来简单,实则颇费思量,令观众在观剧之中和观剧之后不断咀嚼、回味。江苏省常州市滑稽剧团创演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近日作为“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受邀剧目,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演。

  这部作品取材自作家高晓声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 ,以小说中人物陈奂生为原型,新创作了其“吃饭”的故事。主人公陈奂生晚年患上食道癌,不能“吃饭”了,他回忆起为“吃饭”而挣揣的一生。在吃不饱饭的年代,“漏斗户”陈奂生为多分得一些粮食,与从家里逃难出来的傻妹成亲,傻妹带来了三个孩子,陈两、陈斤、陈吨。为养活三个孩子,傻妹常以凉水充饥,终于等到有饭吃的那一天,却因生吞白米撑死。改革开放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面对土地转让、土地拆迁等现实问题,陈奂生与子女不断发生分歧。全剧以陈奂生一家令人捧腹又充满心酸的“家史” ,呈现了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土地、粮食、吃饭问题,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农民和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

  作品意味深长地呈现了吃饭问题带来的人的异变,塑造了本分、老实、守土的农民陈奂生,质朴、善良的傻妹,鸡贼的生产队队长王本顺,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吴书记等鲜明的人物形象。舞台以一景贯穿全剧始终,以舞台一侧简单的文字提示和主演对人物不同年龄阶段生命状态的精准把握,实现当下现实与回忆场景的不断交替,完成了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多次时空跨越。其中,表现傻妹死后陈奂生的怀念,诙谐中饱含痛切;表现陈两双规后与父亲的告别,幽默而内蕴沉重;结尾主人公告别人世,又以他与傻妹成亲、相携而去的喜剧场景收束,抵达了亦庄亦谐,似喜实悲的审美风格。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国家在广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发放土地证,废除了农业税,这是中国上千年未有之巨变,是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总政话剧团原团长、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编剧王宏说,对于今天生活在中国城乡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吃饭早已不是问题,不知道吃啥好才是问题,可过来人都知道,在中国,饿死人的年代并不遥远,“如果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是山,那‘吃饱饭’就是这座山的根。很多吃饱饭的人看不到这个根,只会泛泛地喊‘厉害了我的国’ ,却不知道我们从什么地方走向了‘厉害’ 。 ”

  “我们吃饭要依靠农民,农民吃饭要依赖土地,农民与土地的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今天也一样,解决不好农村、农民、土地与吃饭问题,会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危及党的执政地位,时至今日,‘吃饭’还是天大的事。 ”王宏说,选择这个题材,是想让今天“吃饭不是问题”的人们深刻思考一下“吃饭是个问题”“问题不是吃饭”的历史命题、时代课题。

  “陈奂生形象来自高晓声小说,又是全新的创作,延续了小说中陈奂生的性格逻辑和人物特征,历史视野又比小说更加开阔。 ”在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看来,剧作写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洗礼过程中,在吃饱了之后,精神品格的锤炼。

  《中国戏剧》原主编、戏剧评论家姜志涛认为,这部作品以陈奂生的生命经历为主轴,书写了农民在时代变迁中为土地、为生存、为吃饭所经历的挣扎、煎熬,也写出了欲望的滋生,他们有的随波逐流,有的利欲熏心,有的固守土地,有的不劳而获,写出了农民的本质及人的本质,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中国戏剧》原主编、戏剧评论家赓续华表示,剧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改革开放,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改革开放的礼赞,没有刻意歌颂共产党,但是每场戏、每个细节都在表明共产党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在情节编织上趣味横生、人物鲜活、语言生动,写实、写意、表现、象征等手法均有恰切的运用。说的是吃饭问题,却给人带来心灵的触动和深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