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渔俗文化
激发乡村振兴内在活力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世纪80年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在鄱阳湖看到湖畔龙头山老爷庙庙前鞭炮大作,湖上也是鞭炮轰鸣,人们或者在岸上烧香许愿,或者就在船上对着老爷庙跪拜。到了傍晚,夕阳下,湖中归帆点点,港口里都是在生火做饭的渔船。 ”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还记得他第一次来到鄱阳湖时的情形。然而仅仅过了几年再到鄱阳湖时,刘华看到的已是另一番景象—— “湖上的帆船已经全部替换成了机械船,湖面上没有了以前的景象” 。“渔俗文化的改变快得不可思议。 ”刘华感慨。

  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其丰盛的自然资源滋养了当地的捕鱼、稻米和茶叶等产业,也孕育了丰富的渔俗文化。6月14日,由中国民协、江西省文联联合主办的“中国(鄱阳)端午节渔俗文化研讨会”在江西鄱阳举行。与会专家就渔俗文化的发展与保护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于“鄱阳渔俗文化” ,由政协江西省鄱阳县委员会编著的《渔家傲:鄱阳渔俗文化通览》界定为九个方面:渔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记忆、渔业生产方式与重大渔事活动、渔业生产工具制作创造、渔民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渔民村落历史传承与社会结构、渔村之间的群体关系、渔民的文化——心理结构(渔家歌舞、水乡戏曲、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文学艺术创作、手工艺、渔民的心理世界等) 、渔民的宗教信仰与水情结、渔家的语言特质等。可见,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渔俗文化既指向了物质文化层面,又指向了精神文化层面。

  “渔俗文化是与人类劳动结合在一起的,有着强烈的崇拜自然、爱护自然的特点。 ”长期研究江西民俗文化的学者汪玉奇认为,渔俗文化的特征表现在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祈求,也表现在对劳动的赞美。“崇拜湖,敬畏湖,是渔俗文化最基本的起点与最核心的内容。 ”

  然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鄱阳湖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据《渔家傲》一书记录:在鄱阳湖,“诸如酷渔与滥捕、乱挖河沙的势头没有很好地遏制,导致一些生态良性发展的渔业系统与文化形态在发生嬗变,令人忧虑。 ”

  因此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渔俗文化就有了深刻的意义。汪玉奇认为,渔俗文化的传承有助于使人树立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也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而在刘华看来,乡村振兴需要激发内在活力,需要培育内在生命力,需要壮大和提升凝聚力创造力。“民俗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关乎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有助于坚定乡村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恢复和重建乡愁记忆。 ”

  2018年10月,经中国民协审定,决定授予鄱阳“中国渔俗文化之乡”的称号,推动渔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说起渔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汪玉奇建议,当地应综合开发渔俗文化资源,形成以渔俗文化为中心的产业体系,要把对节庆旅游资源的利用与旅游资源的长期化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进一步强化整理与研究渔俗文化资源,做好渔俗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工作。

  温州大学教授邱国珍是在鄱阳湖畔长大的,她谈起记忆中渔民的性格——“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他们既不怨天,也不尤人。他们大多性格坦荡而善良,生活清苦而有趣。 ”对鄱阳湖畔的渔民生活充满感情的邱国珍每年都会回到鄱阳湖,看看她长大的地方,也看看她“记忆中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