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集团与中央美术学院开展雕塑项目战略合作——
为影人造像,为时代造像,为电影精神造像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孟夏的京城,绿柳婀娜,鲜花怒放。北京电影制片厂内嘉宾云集,人欢鼓喧,生机勃发。日前,在国家文物局、中影集团领导,老中青三代电影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家的共同见证下,北影厂第二任厂长汪洋之女汪林立,与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著名雕塑家王少军掀起红绸,中影集团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战略合作项目首批人物——北京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田方、第二任厂长汪洋,四大创作集体著名导演水华、崔嵬、凌子风、成荫,以及著名摄影师朱今明、聂晶、钱江、高洪涛,著名美术师池宁、秦威、俞翼如等13名新中国红色电影事业开拓者、艺术家的大幅照片逐一映入嘉宾的眼帘,在夏日明丽的阳光下,格外熠熠生辉。现场嘉宾掌声雷动,当年与这些艺术巨匠或风雨并肩、或受其培养提携的老艺术家们激情难抑,潸然泪下。此外,中影集团总经理、北影厂保护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乐可锡与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共同签署了《雕塑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

  谢芳、尹力、霍建起、吕品昌、宋振山、高汉、赵绍义、宁梦华、王好为、李新、张研佳、石建都、云文耀、李晨声、涂家宽、张素、孙庆吉、王希钟、于宝忠、屠居华、邵瑞刚、叶武林、张目、高放、韩延琦、叶式生、郑春雨、王福琛、弓占经、杨允明、杨世明、梁建山、马德亮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代表,与首批雕塑人物对象——著名导演成荫之子成征、摄影大师朱今明夫人赵元和儿子朱晓明、摄影大师钱江之子钱泓等家属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光荣时刻。

  作为六大电影文化保护重点工程之一的北京电影制片厂雕塑项目率先启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影集团成立20周年及北京电影制片厂建厂70周年之际,与中央美术学院强强联合,启动北京电影制片厂保护建设雕塑合作项目,旨在通过雕塑这一艺术载体,让新中国电影事业开拓者、“大帅大师”的形象和电影名作的精神与世长存、薪火相传,将中国红色电影精神发扬光大。根据合作计划,首期人物雕塑作品将于2020年7月落成,第二期雕塑项目将在严格遴选后产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多电影先辈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于1949年4月21日建立北京电影制片厂。作为新中国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北影厂先后创作拍摄了《祝福》 《革命家庭》 《烈火中永生》 《林家铺子》 《青春之歌》 《骆驼祥子》等500余部电影和400余部电视剧,培养和涌现了一大批以田方、汪洋、水华、崔嵬、凌子风、成荫等为代表的新中国红色电影领军人物和著名电影艺术家,为新中国耕耘和奉献了无数艺术精品,承载着几代观众的难忘记忆,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新中国光影史诗。

  签约仪式现场,“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之一、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面向13位红色电影前辈的照片,深深鞠躬致敬。1959年北影厂拍摄《青春之歌》时,谢芳被著名导演崔嵬选中,“林道静”成为她电影生涯的瑰丽开端。欣闻中影集团将为这些电影老前辈设立雕塑,谢芳内心非常激动:“北影厂是我电影事业起步的地方,在前辈们的指引和帮助下,我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受观众喜爱的演员,水华、崔嵬、凌子风、成荫这些老前辈的言传身教令我受益终生。为他们设立雕塑,是对前辈、大师们的崇高致敬,也是对这一代红色电影艺术家的永久缅怀! ”

  著名导演尹力认为,北影厂老一辈的艺术家,连同他们的一部部优秀作品,构成了中国电影的一座座丰碑,铸就了新中国电影的辉煌。如今中影集团和中央美术学院用雕塑的形式让时间凝固,让丰碑永存,让老一辈电影人的形象留存在北影厂厂区内,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他们的红色精神让后人景仰,对今天在一线从事创作的电影人,更是莫大的鼓舞。

  范迪安表示,中央美术学院将倾尽全力打造北影厂保护建设雕塑作品,用美术、用雕塑,向为新中国电影艺术、电影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老一辈艺术家和电影人致敬,为影人造像,为时代造像,为电影精神造像。乐可锡表示,中影集团将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创作经得起时代检验、永远让历史铭记的雕塑精品,使老一辈电影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的心路历程,和矢志奉献电影事业的崇高精神跃然人间;使北京电影制片厂凝铸前辈红色影人的精神和民族品格,更好地成为全国红色电影教育基地,激励电影界和当代影人以德艺双馨的前辈大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