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民博艺术馆也需多方支持
栏目:钟鼓楼
作者:桑胜高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广东肇庆德庆县首家由私人成立的民博艺术馆近日开馆,馆内5000多件藏品免费供人们参观,充分展示了德庆本土文化,助推了当地优良传统的传承与传播。

  说到民博艺术馆,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设的并不少,一些地方兴建民博艺术馆供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参观,对于传承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由私人兴建的民博艺术馆并不多见,这是因为私人收集、保存藏品等工作难度较大,加之兴建和维护民博艺术馆的成本较高,很少有人能凭借一己之力建起民博艺术馆。德庆县成立的首家私人民博艺术馆竟拥有5000多件藏品,足以说明兴建人付出了艰辛,我们应为其建馆的执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点赞。

  私人兴建民博艺术馆固然可喜可贺,但也要意识到,这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管理、如何运营,如何让其长期惠民,都是亟待思考的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己之智、一己之力毕竟有限,只有汇聚众人之智、众人之力,这所私人民博艺术馆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换句话说,尽管是个人兴建,但同样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给予其更多支持。

  比如在政策层,有关部门尤其应将这所民博艺术馆置于乡村振兴、文化惠民等大背景下来思考、统筹,给予更多支持,让其“名正言顺”的同时,也获得更多利于其维护发展的动力和资源。据了解,馆内大部分藏品均为兴建者从德庆县各地收集而来,藏品的时间跨度大,从唐代一直到民国时期,基本都是反映当时农耕文化的生活用品。不难想见,其中的很多物品都属于不可再生的“活化石”“老物件” ,一旦保护不善,将会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技术层面,有关部门为其提供维护、收藏等方面的支持十分必要。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馆藏的可持续性,又可以丰富民博艺术馆的功能,巩固其在文保领域的价值。

  市民也要从精神层面和行动层面给予更多支持,提高文保意识与文化认同,踊跃参观,爱护藏品,营造从本地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