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们一起长大的音乐梦
栏目:文艺志愿者风采
作者:平安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从小喜欢音乐,在音乐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很多人无私的帮助。这深深地影响了我。2016年11月30日,我作为中国音协的一名文代会代表,参加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有幸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这更加深刻地激励了我。

  从参加节目被大家认识开始,我就抱着积极回馈社会的想法,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探访了许多偏远地方的希望小学,了解了在学校上课的留守儿童、孤儿以及身体、智力患有残疾的儿童的现状,也用音乐和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从他们天真、纯净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了他们喜欢音乐,还有用歌声和我交流的渴望,也体会到了一些贫困地区用音乐、用歌声能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和力量。

  近年来,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送欢乐下基层”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边远贫困地区,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下决心要用我所学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方式方法来帮助孩子们。

  我们的文艺支教活动首先围绕中国文联的脱贫攻坚主题开展。每个月我抽取三四天时间,带领团队去支教学校,以组建平安音乐教室和合唱团为主要方式,教唱欢快活泼、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中国文联帮助我们选择了吉林省敦化市、贵州省三都县、海南省临高县这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中国文联文艺扶贫示范县的三所小学——吉林敦化第四小学、贵州三都城关小学、海南临高第二思源学校开展支教, 2018年初,又增加了云南会泽驰宏小学。

  我安排专门人员与这些学校建立日常联系,沟通学校需求,努力协调我们和学校的时间,每月去一所学校,轮流进行,争取做到帮忙不添乱。在学校,我们制定工作要求,不参加当地的招待活动。我们在中国文联的支持下,解决了出行和食宿问题,这为我们支教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还得到当地文联、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我们在每个小学建立了30至40人的合唱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平安音乐教室的组建。我带着《乘着歌声的翅膀》 《星星不眨眼》这些歌曲走进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排练、一起合唱,有时,也和孩子们一起唱当地有民族风格的歌曲。在支教过程中,我感受到当地优秀教师的风采,他们不单单做老师,还要担负起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以及情感交流,孩子们有时候不喊老师,会喊他们哥哥、姐姐这样比较亲切的称呼,而且比较愿意去表露心声,受这些老师们的故事启发,我们创作了整个支教计划的主题歌《姐姐》 ,拍摄了MV,分别在几个学校教合唱团的孩子们。这首歌颂扬了一些长期在贫困地区支教的老师,它的传唱受到了好评。

  一开始,一些人对我们的文艺支教行动抱着怀疑态度,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每个月去一所学校,让孩子们每节课都有提高。同时,我们联合相关地方文联、教育部门把我们支教的过程展示给当地有关部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我借助自己和团队的优势,邀请社会各方面参与我们的文艺支教。我们邀请到常年进行合唱教育的老师、长期从事合唱指挥的专业人士等,共同以更专业的方式支教,孩子们的合唱水平大大提升。

  许多电视台的节目组邀请我参加节目,我都带上孩子们一起参加。节目的播出引起了全国观众、支教地方政府和孩子们的家长的重视,为我们今后的支教行动制造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走上了海南国际合唱节,走进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卫视……合唱团的孩子们被更多的人关注了,我们的支教行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在这一年的支教时间里,我并没有感到教孩子们有多难,而是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没有合适的时间去当地支教的时候,我就把孩子们请到北京,在活动和节目的间隙给他们上课。在当地和孩子们一起演出的间隙,也抓紧给他们上课。我觉得,只要有信念,时间一定会挤出来的。

  经过一年的文艺支教实践工作,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看到他们因为音乐而感受到的快乐,我意识到,文艺支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为期一年或两年的工作计划,而是一项需要且必须贯穿我艺术生命的使命。我也希望更多的文艺志愿者加入进来,去到贫困落后地区进行文艺支教,提高贫困落后地区儿童的美育教育水平,让孩子们在艺术的世界里快乐成长,最终成为拥有美好品格、情操、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