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时代高度回望小岗村改革精神
栏目: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作者:本报记者 范雪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国家京剧院创排现代京剧《生死契约》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站在新时代高度回望小岗村改革精神

  那一夜, 18个手印壮气昂扬地按在草拟的契约上,注定了这18个汉子、穷苦的小岗大队即将走上不凡之路,谁料,“大包干”还是走漏了风声……这是记者于近日在国家京剧院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创排的现代京剧《生死契约》排练现场看到的一幕,近距离感受了这部从生活与时代出发进行创作、充分发挥京剧艺术魅力的作品。

  现代京剧《生死契约》将于9月24日、 25日作为2018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参演剧目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次与观众见面。1977年,“涂中市龙阳县”颗粒无收,乡亲们不顾公社阻拦、接连逃村,一时间,“到哪能讨到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随后,在“涂中市委”的感召下,部分乡亲纷纷返乡,杨东昌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回村当选小岗大队队长的杨东昌却依然打不下粮,痛定思痛,他与乡亲们终于明白,改变穷困的唯一途径就是“改革” 。冒着极大的风险,他们采取了与当时公社制度极为悖逆、且只能暗中进行的分田单干。 《生死契约》力求站在新时代高度回望小岗村改革精神,以京剧艺术的形式呈现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立下生死契约、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故事,讴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感人壮举。

  记者了解到,秉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精神, 《生死契约》剧组主创、主演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期间6次赴故事发生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安徽省蚌埠市高埂村、大孔村进行采风。最长的一次,青年编剧高明一人就在当地驻扎30天,跟随当地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百姓生活,畅谈当年细节。“记得当地一位老人说,‘当年我们是改革的带头人,现在年纪大了,但还要跟随共产党,做新时代改革的追随者’ 。就是这样一句话触动了我,让我找到了创作《生死契约》的切入点,那就是——站在新时代高度回望小岗村的改革精神。 ”高明介绍,剧本特别采用诗化的唱词、韵律化的念白、京剧化的情节,在一度创作中就给予舞台呈现以充分的表演空间、表现支点,更考虑到当今时代的审美节奏。为保证剧本质量,国家京剧院还专门邀请文史顾问、文学顾问对剧本进行严格把关,在深入学习、采风、研究、听取院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将剧本修改完善。日前,该剧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剧本扶持工程项目。

  《生死契约》现正在加班加点排练阶段。“以现实主义风格结合戏曲写意的诗化意境,用‘厚重而不笨重,朴实而不陈旧’的艺术理念,呈现京剧所独有的庄重大气的风格。 ”该剧导演陈蔚介绍,主创人员和演职人员从剧本、音乐、导演、表演和二度创作上,努力赋予该剧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从人物塑造出发,充分运用京剧的程式和技巧,达到一定的观赏效果。杨东昌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马翔飞说:“杨东昌这个人物在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带领18户农民一起定下生死契约,这个人物是有胆量、有担当、有责任、有文化的农民。他和之前很多人物都不同,不能演绎成传统戏中的杨四郎、诸葛亮,也不能演成现代戏中的杨子荣、赵永刚,而是用传统京剧里面的技巧结合人物性格把这个人物树立在舞台中间。 ”剧中廖书记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魏积军介绍,“廖书记是一位从战争年代中走过来的革命老干部,更是一位心系百姓,有责任、有担当的共产党员干部。刻画这个人物,要做到‘真人、真实、真情’ 。这个戏改编自真人真事,演绎活灵活现的人物要动情,表演要真实,情感要投入,要将台词变成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用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并不只是简单地背诵” 。

  据介绍,除了《生死契约》 ,国家京剧院创排的现代京剧《红军故事》 ( 《半截皮带》 《半条棉被》 《军需处长》 )也将作为演出季剧目于9月19日、20日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