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漏百出,何谈“书法理想”
作者:本报记者 杨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104位作者,仅有18人的作品中没有出现错误,近日于内蒙古乌海举办的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中的一组统计数据令专家忧心

错漏百出,何谈“书法理想”

  104位作者,仅有18人的作品中没有出现错误,“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近日在内蒙古乌海举办,共展出104名中青年骨干书法家的208件书法作品,展览中显露出的这一现象引人深思。而相关统计数据揭示了一系列更令人惊讶的问题——无论是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还是此次展览,作品内容为自作诗的作者都不超过10 %;抄书不择版本,自作诗不合格律等问题亦相当严重;繁简字混用,错字百出;形式看似多样,实则胡拼乱凑,粗俗不堪;对于古代范本学习不够深入,浮于表面……

  此次展览分为“中国书法的理想”“当前书法的现状”两个篇章,“现状”的追问,以书法家们自选题材作品为主要对象;“理想”的展望,是书法家对古代书论经典片段的整理与书写。

  在数据面前不难看出,当前书法发展问题重重。书法家李刚田参与了此次展览的作品审读工作,他说,通过这些作品所呈现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当代书法家缺乏对传统的敬畏,缺乏对文人风骨的关怀。令书法家李一感到忧虑的则是,当前“书者不善诗文,善诗文者不善书”已不是个别现象。

  “书法是带有人文性质的艺术,而当代书法却形成了技法至上之风,这是展览带来的副作用。 ”中国书协理事刘恒表示,古人通过文人雅集而知名于世,当今书法是通过展览、评审等方式获得知名度,这种方式更注重作品的技巧和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另外,教育机构的“速成”培养也促使了“技法至上”之风的形成。

  从东汉魏晋至近代的书法创作理想在此次展览中一一呈现,从崔瑗《草书势》中“象”与“势”观念的形成,李世民《王羲之传论》中“尽善尽美”标准的确立,到刘熙载《游艺约言》中“本色”与“个性”的提出,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对“六品论”的阐述……在古人的书法理想中检视当代书法的得失,令业界不得不反思。

  “此次展览名为‘现状与理想’ ,我想现状就是挂在展厅里的104位作者的作品——技巧熟练,面目稳定,成绩突出。但是这样的水平是不是就是我们理想的书法家的追求?我想肯定不是,那些需要专家审读指出错误再改正的作品,犹如化了妆的人脸,并非真实面貌。 ”刘恒说,我们理想中的书法家应该修养扎实、风格独特、艺文兼备。

  除了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书法家王强认为,书法家更应该先思考“理想”的方向:“理想应该是面向未来,未来不只是对‘当下’的完善,还应该是对多种‘可能性’的探索。 ”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书法家应该努力回归自然本真,感受天地的博大精深,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凝心于无限,在内外兼修中将人生从技术的解放落实到心灵自由之上的精神逍遥,于不期然而然中归向‘所好者道也’的境界。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说。

  苏士澍、陈振濂、郑福田等中国书协、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张宇、何奇耶徒等内蒙古文联、内蒙古书协、乌海市相关负责人,孙晓云、刘洪彪等业界专家学者,以及入展作者、书法爱好者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