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2作品《十三声》将亮相2018国家大剧院舞蹈节
舞出台湾艋舺的街头记忆
作者:本报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者舞动各种失序、佝偻、诡谲、荒诞却吸睛的动作,运用喉咙的肌肉,诡笑、嚎叫、异声、怪调,能量尽出,毫无保留。由云门舞集兄弟院团——云门2带来的舞蹈《十三声》将于10月26日至28日亮相2018国家大剧院舞蹈节。在9月4日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 《十三声》参演者之一、舞者杨凌凯带领大家完成的舞蹈片段互动体验,让人们在演出前对这部作品充满了期待。

  舞蹈《十三声》的剧情看似荒诞、怪异、抽象,而创作灵感却是来源于舞团艺术总监郑宗龙真实的儿时记忆。艋舺“十三声” ,是郑宗龙的母亲跟他说的传奇人物。郑宗龙出生于台北万华(旧称艋舺) ,在古早艋舺街头广场前,一位擅长口技的传奇人物“十三声”风头无两,“十三声”的故事也触动了郑宗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的记忆柜,促使他去找寻这片土地滋养下的人们独特的生活风貌。

  儿时的郑宗龙流连于街头市井,从小跟着家人四处摆摊、卖拖鞋,学商贩手舞足蹈叫卖、看街访邻居嬉闹、看暗夜霓虹灯闪烁。郑宗龙说,闪烁街头的烟火气息和市井间的人生百态经常在他的记忆中浮现, “街头是最好的教室,提供给我鲜活的创作素材” 。在《十三声》中,郑宗龙抛开过去“精密计算”的编舞手法,以“生猛”的方式,把这些随着时间流逝的来自普通民众的旋律与肢体动作,转换成另一种不同的生命力。此外,音乐创作上,将街头卖场旋律结合电子乐,以前卫节奏烘托着舞者肢体,带领观众进入华灯初上的艋舺;美术设计何上,以彩色笔的质感、书法的笔触撇出舞衣的图像;服装设计上,用UV灯强调舞衣的荧光色;影像设计上,在舞台背景投影出悠游的贵气鲤鱼,橘、红、白的斑斓鱼纹交织出舞台的绚烂迷离。整部舞剧最大限度地将艋舺的色彩倾泻于舞台之上,引领观众一同回味台湾的文化记忆。

  “ 《十三声》与林怀民老师的作品差别很大,老师的作品比较文雅,而《十三声》则充满了烟火味。可能是受生长环境的影响,我特别希望在舞台上用颜色、音乐、灯光来表现当时市民的样貌,还原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老城区。 ”郑宗龙说。

  郑宗龙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曾任云门舞集舞者, 2002年开始创作,作品已在欧美亚澳舞台演出,屡屡获奖。2006年起,郑宗龙为云门2先后编创《庄严的笑话》 《变》《墙》 《裂》 《乐》 《来》 《十三声》及《捕梦》等多部作品。2014年,他从林怀民手中接下云门2艺术总监一职。郑宗龙希望,观众通过他的作品探掘台湾的文化记忆,特别是那些俚俗的、充满温度的,却又在时代洪流中逐渐凋零的。然而,在他看来,这不只是本土文化的鲜明色彩,更是与外来文化和现代撞击燃出的新花火。

  记者了解到, 2018国家大剧院舞蹈节将于9月11日拉开帷幕。本届舞蹈节以“我的身体会舞蹈”为主题,在为期103天的时间里,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瑞士日内瓦大剧院芭蕾舞团、乌克兰哈尔科夫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辽宁芭蕾舞团、江苏省演艺集团、黎星舞蹈工作室等中外院团将集中为观众呈现《鹤魂》 《罗密欧与朱丽叶》 《天鹅湖》 《睡美人》《记忆深处》 《大饭店》等16台42场精彩演出。舞蹈节分为“足尖罗曼史”“翩跹舞中画”和“素履随想曲”三大版块,不仅有充满浪漫诗意的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赋有民族韵律的中国舞剧,还有极具当代思维的现代舞作品,名家名团云集,风格、流派异彩纷呈。为让舞蹈更加贴近大众,并充分挖掘每个人的肢体潜能,舞蹈节期间,国家大剧院还特别策划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普及活动,如舞蹈课堂、芭蕾动画、创意街拍等。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普及活动,让观众有机会参与到知名舞者的互动教学,切身感受舞蹈艺术的别样感染力。

  国家大剧院舞蹈节自2012年创办以来,共上演了70台157场精彩演出,不仅为中外舞蹈艺术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还为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展示平台,极大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