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青年作曲人才培养”培训班汇报学习成果
“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才有生命力”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有些作品既不好演奏也不好听,中国观众都不喜欢,还要到外国去演出;有些作品只是一次性排练、一次性演奏,听过一次不想再听。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组织实施的“青年作曲人才培养”培训班6月27日举办汇报音乐会,培训班授课专家、 90岁高龄的作曲家杜鸣心谈到民族交响乐创作的不足时这样说。

  培训班上,杜鸣心为学员讲授了开班第一课,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和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期间的心得,教学员如何分析作品。“目前国内外很多音乐院校分析作品都是先找出主题动机,往下是乐汇、乐节、乐句,一层层拆解,在莫斯科学习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先找出主题核心,然后分析四个过程,首先是呈示,第二是巩固,第三是展开,第四是结束。 ”杜鸣心说,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一开始前四个音和紧随其后的四个音,音高不同,但旋律走向、节奏都相同,后四个音就是对核心的巩固,“我认为这种分析法更有说服力,就让学员们用这种方法分析作品,考虑如何结构自己的作品。 ”

  谈到民族交响乐目前存在的问题,杜鸣心认为,一部分作曲者缺乏对自己民族音乐的学习、研究。“很多音乐院校的作曲专业学生热衷于学习现代技法。现代技法是可以借鉴的,但这种技法在西方音乐史中产生,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创作探索。 ”杜鸣心说,艺术和科学不同,它是本民族历史变迁过程中产生的,与一个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结构、思维方式等息息相关。作曲者应当先打牢根基,把现代技法和民族传统结合起来,“作品必须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才有生命力,才能让中国听众产生共鸣。必须是群众愿意听的、亲切的、熟悉的音乐,不是自以为很现代、很先锋,却完全脱离民族特色和人们欣赏习惯的作品。 ”

  “学员都有相当的基础,也很有潜力。他们提交的作品在交响乐目前整体发展的共性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反映了他们此前的积累,除了一些技术问题,大家主要面对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是如何能让交响乐这一体裁绽放出这个时代独有的风采。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唐建平认为,以此为目标创作,不仅需要面对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交响乐负载的思想、精神、哲学内涵,对历史的回望、对未来的遐想,有太多内容需要以作曲家个人的理解和体悟去填充。

  唐建平说,在交响乐中熔铸时代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容易。“实现这个目标,在古典音乐时期也一样困难,只有数得过来的音乐家的少量作品传世。每个时代的表现手段不一样,我们这个时代积累的手段更多了,实际上也有可能成为一种负担,那么多技术,到底用什么来表现,这是当代作曲家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

  此次培训班,唐建平上午为学员授课,下午帮他们改作品,他希望更多青年作曲者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把有共同志向的青年集中起来,在常规的专业教育之外给予这样的机会,它的优势是调动各方师资力量,不限于一地一校,授课专家带来各自的经验和思考,没有标准答案,学员们可以自己看、自己想,得出自己的结论” 。

  以“创作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为培训目标的“青年作曲人才培养”培训班于4月开班, 6月完成集中培训,由作曲家杜鸣心、施万春、鲍元恺、唐建平、王宁、李滨扬、赵石军担任授课教师,对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优秀青年创作人才进行培训,不仅有集中授课,还有“一对一”辅导、观摩排练演出、创作采风等学习内容。在汇报音乐会上,《大山里-普洱意象》 《大地行吟》 《景迈山寨行》 《长短交响》 《多棱镜》 《西地打月》 《草原印象》 《追梦》等学员作品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