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青藤——非遗传承在校园”系列活动举办——
培养下一代人对中华文化的情怀
作者:本报记者 张志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如果民众不珍视、不爱惜、不保护、不传承自己的文化,文化最终还是要中断与消亡。因此,遗产日要强调其精神意义,设法使公众成为这一天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国家举措转化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文化行为,教育界也要利用好这一天,培养下一代人对中华文化的情怀。 ”在日前举办的“花满青藤——非遗传承在校园”活动开幕式上,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这样说。

  由中国民协、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等共同举办的这一活动在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邀请到了吴元新、胡新明、霍庆有等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文化学者,在天津大学校园里举办了多场互动、体验和学术研讨活动,吸引了大批高校师生及市民参与。

  在“北洋书院”报告厅,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品把这里装点一新,古朴素雅的蓝印花布、精美华丽的仙居花灯、憨态可掬的凤翔泥塑、精工细作的天津风筝、匠心独具的北京纸塑,还有洋溢着浓郁民间味道的杨柳青年画和山西剪纸……这些作品都出自众多非遗传承人之手。天津大学许多非遗社团的学生们也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作品,古琴社的学生弹起古琴声声悦耳,弦子锅庄社的藏族学生们还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手工艺社团团员和非遗传承人一起帮助高校师生和市民亲身体验非遗魅力。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表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一个全民性的活动日,落地生根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加入和共同培育,面对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需要我们更为深切地反思民间文化遗产对于当代人、当代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把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改善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结合起来。

  据了解,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建院以来,一直致力于把优秀的民间文化请进校园,让高校学子在文化体验中成为传统文化自觉主动的传承者。目前天津大学已经有大量与非遗相关的学生社团,非遗扎根校园,成为学生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遗产日也逐渐成为学生们自己的文化节日。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皇会最后的记忆”口述史调查启动仪式。近20位天津皇会保护与研究人士会聚一堂,为口述史调查计划提供建议与支持。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隆重推出的“大树讲坛”第一期上,冯骥才与向云驹、苑利两位学者以“文化先觉与文化自觉—— ‘非遗’本土化道路”为题进行座谈,讲述了当代知识分子如何以“文化先觉”的理念构建中国非遗保护体系,践行非遗保护的本土化道路,并探讨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保持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