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能读能听的纸书再好些再多些
栏目:钟鼓楼
作者:周慧虹  来源:中国艺术报

  如今人们的读书偏好日益面临着分化——有的人始终坚守纸质阅读,有的人倾向于电子化阅读,还有的人对于听书情有独钟。有没有一种适宜的方式,能够将人们不同的阅读偏好统一起来,令“众口”不再“难调”?

  近日,某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漫说文化的丛书,不仅内文质量、印刷装帧令人赏心悦目;而且,丛书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篇篇有声呈现” ,可以使读者既“上口”又“入耳” 。该书每篇文章的题目旁边,都印有一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该篇内容就可以“即扫即听” 。

  科技正在改变国人的阅读习惯,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听书”成了时尚。从该书具体内容来看,无论是胡适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还是周作人的“有雅致的白话文” ,抑或叶圣陶的主张“作文”如“写话” ,都是强调文字与声音的紧密联系。为此,该书出版方邀请专业播音团队,根据书籍文字内容录制了有声书,将之妥帖地嵌入于纸质书当中。读者读得累了,随手扫描书中的二维码闭目倾听,那些既“上口”又“入耳” ,兼及声调和神气的好文章随即以另一种方式萦绕脑际,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继而形成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笔者以为,一个简单的二维码使得读书与听书较好地实现了有机融合。它为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选择,使之不必再为寻找所对应的阅读载体而大费周章。就听书而言,尽管有些传统的读书人对之持保留意见,但事实上,读书、“听书”各有各的好。既然科技发展让“听书”越来越深切地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传统的读书人何妨一试?没准,那些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之声过耳,即令读书人一“听”如故,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听书” ,使得“听书”逐渐成为其读书生活当中一种有益的补充。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出版社在努力推出优秀图书的基础上,借助于二维码将读书、听书方式恰切地统一起来,是在为改善国民的读书习惯,提升全民阅读质量,付诸于积极实践。同时,对于出版社自身来说,此种探索也为其创新出版方式,拓展出版社在书业市场的占有份额,增强出版社盈利水平,营造了更好的环境。

  其实,在纸质书上提供补充信息的链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此前,便有一些教材或教辅书籍提供了类似的服务。但“有”与“好”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别,比如2017年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的网址出现淫秽色情网站,引发一片哗然,虽然后续该出版社发表声明解释系因为网页内容遭到篡改,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但这表明出版社提供类似附加服务时,不应仅仅停留在“有”的层面,还应加强后续的平台维护、更新等工作,这样才能使这个链接的附加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而非看一时的热闹。

  上述出版社推出的那套漫说文化丛书,其实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比如扫描二维码后弹出的听书界面,只是简单列示了编者简介、丛书内容简介。如果能够再进一步,将纸质书上的文字内容电子化,以使读者外出时即可拿出手机随手阅读,岂非更方便?不仅如此,如果出版方能够收集、整理一些与该书内容相关的种种辅助资料,以电子化方式在听书页面同步展现,将更多的阅读附加值带给读者,无疑会更吸引读者,赢得读者的认同与信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附带听书二维码的纸质书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出版社顺应形势发展,从内容载体的创新上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主动迈出的可喜一步。期待着类似创新举措能够再多、再深入,如此,国民“悦读”之旅走得会更顺畅一些,书业发展也将更显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