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艺更须有时代眼界和胸怀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文艺创作在各地开展,业界人士以北京为例探讨——

首都文艺更须有时代眼界和胸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大江大河》 《你迟到的许多年》 《奔腾岁月》 ……多部反映40年来社会变革、生活变迁的电视剧即将与观众见面;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王老汉》等献礼祖国70华诞的电视剧已启动拍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记者了解到,未来几年,围绕重大主题开展的文艺创作将成为电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对此,创作者在题材选择上能不能积极反映当下现实、在叙事方法上能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在审美层次上能不能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欣赏需求?在前不久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业内人士认为,这既是突破创新的机遇,同时也是非常现实的考验。

  “北京人只写北京的事儿,上海人只写上海的事儿,深圳人只写深圳的事儿。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在许多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的创作中看到,“只写自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我们工作的北京有多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有多少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来到北京的?今天奔走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都是外地人,这些普通劳动者,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 ”赵彤认为,“只写自己”的作品在角色设置上缺乏包容力,主要原因是有的编剧怕费事,“对北京比较熟,写北京人驾轻就熟,写陕西人还要了解陕西文化,他不愿意多下功夫,只能背离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背离北京本应容纳的内涵。 ”

  “北上广”作为一线城市,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全景中,表现这些城市的发展历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改革开放的核心之一是“开放” ,赵彤认为,如果“只写自己” ,没有表现城市的开放、人口的流动,没有表现城市之间的联动,没有写出北京经过改革开放40年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还在写四合院、写胡同,而不写开放的北京,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最近有很多这样的作品,都在写自己,不写别人,这跟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背景,和城市之间、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巨大流动性是不协调的” 。

  据介绍,也有一些创作团队走出狭隘的地缘层面的“北京” ,从精神层面的“北京”出发,创作了具有精神引领、审美担当的作品。“上世纪90年代有一首歌叫《丹顶鹤的故事》 ,讲述盐城自然保护区驯鹤员徐秀娟为救丹顶鹤牺牲的事迹,这首歌催人泪下,我们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部木偶剧《飞吧丹顶鹤》 。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院长赵永庄介绍,创作团队走出北京,来到江苏盐城,住在养丹顶鹤的生态区,体验徐秀娟是怎样养鹤的,收获非常大。“演员发现了一些小细节,比如丹顶鹤白天放养,晚上回来,驯鹤员要给它们准备食物,有一只小鹤腿坏了,抢吃很困难,驯鹤员就单独给它准备吃的。我们把这些细节熔铸在故事里,讲述徐秀娟把丹顶鹤救出来以后怎样养它、让它飞起来,很多观众看后都流泪了。 ”

  “首都文艺有很强的引领性,它不仅是一种地方性的表达,更多的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表达。 ”北京综艺博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国超从他参与多部大型文艺创作的经验中总结,“面对具有全国性影响、跨时代意义的题材,首都文艺创作应该当仁不让。 ”比如南水北调工程,涉及五省市,刘国超介绍,当时,以南水北调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发出的声音还不够洪亮,北京市文联和北京音协2015年组织创作了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南水北调》 ,反映了几代人的劳动,反映了这条水从丹江口流到北京,从很多年前的艰苦到后来的机械化,反映了国家对环境的保护。还有北京市总工会2014年组织优秀词曲作家深入一线创作的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劳动创造幸福》 ,以歌颂劳动者为主题,公演之后在全国掀起了声乐套曲创作的浪潮。声乐套曲《为你歌唱》 ,由北京市文联组织,为牺牲在公安战线上的干警所作;话剧《借光》 《危机公关》 《世界就在我眼前》 ,由北京市残联组织,为残疾人所作。刘国超说:“北京组织创作这些作品,不是因为北京有最好的演出院团、最好的演出条件,而是时代需要这样的声音。 ”

  “目前还没有出现眼界和胸襟足够开阔的作品。”赵彤说,一个城市的胸襟有多大,剧本就有多厚重,北京应该是有大胸襟的城市,应该是中国的一个缩影。要创作一部横跨40年、 70年、100年的作品,肯定不能只写一个横截面,肯定要写历史的发展变迁,要体现这么多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首都文艺不仅是北京人自己看,而是会影响其他地方的创作,所以首都文艺要引领风尚,打开这种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