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让经典具有更生动质感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程杏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一则《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大陆再版的消息引得网友的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对这套丛书给予了赞叹,在一位网友看来,随着《百家讲坛》等节目的传播和“国学热”的兴起,介绍传统文化的书也出版了不少,但这套《中国历代经典宝库》更加系统、更加深入浅出、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阅读。“希望此类针对典籍更加大众化的再版工作能够更多地开展起来,为国学精粹更好地普及鼓与呼。 ”“确认过眼神,这就是我要买的书。 ”

  据了解,此次这套再版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是以2014年的台湾版为底本,每一本都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了修订,并且增加了《易经》和《大学·中庸》两本书。目前出版的是第一辑,涵盖了“四书五经”及“老庄” 。在重新编写的过程中,每一位编撰者的参酌采用和个人发挥,出版社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为了让这套丛书更加贴近大众,编辑上也有所融会与变通。譬如新版的《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就把原本近三百卷的原著作了故事性的改写,虽然字数减少了,却在不失原著精髓的前提下,提供了大众化的经典浓缩。这套书在装帧设计上也作了改变,开本的设计便于携带,且更适合青年读者阅读。

  事实上,近些年社会各界不乏让经典更加大众化的努力,譬如针对少儿的经典诵读班,针对青少年群体出版发行的一些绘本和漫画版的经典书籍,以及一再改良再版的各类国学经典图书,包括将经典纳入电视和广播的尝试,像之前火爆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经典咏流传》等,都带动了相关经典书籍的热销,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经典的大众化普及。这些产生良好反响的尝试,无不在传达着一个共同的理念:让经典更加大众化、让经典更易于大众尤其是当下消费的主流群体——青少年接受,显得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总有不少人认为,大众化就代表着“轻” ,代表着“浅薄” ,经典就必然要追求曲高和寡的状态,必然是为少数“知音”服务,这种对大众化的解读无疑是狭隘的、片面的。在笔者看来,大众化应该是意味着多元并存,文化产品追求大众化,并不意味着俯就迎合,更不是肤浅媚俗的代名词,大众化所代表的,可以是形式上的通达晓畅,内容上的深入浅出。用将经典大众化的方式,可以弥补一些经典原本的晦涩难懂,用现代化的思维进行修饰,从而更易于人们吸收理解,更趣味化和生活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大众化所体现的功能,以及它所输出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是对人有所助益的,是理应提倡的。我们的文化市场是人们精神与修养的培育场,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的“供货方” ,如何用有效的手段,将文化市场这个“供货方”的角色所承担的提升人们精神与修养的责任发挥良好,是每一个诸如出版机构等文化消费“供货方”所需要深入、开拓思考的问题。

  毋庸讳言,当下有很多典籍,一般人都望而生畏,其结果必然是敬而远之,如同一些网友所言:“还是偶像剧适合我,经典的东西,适合远观而不可亵玩。 ”因此,不断去维系经典和大众之间的桥梁尤为重要。阅读经典不是知识分子的特权,也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它们应该且必须为全民所共享。而在当下“互联网+”时代,除了诸如《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等对行文进行适当的修编,传统经典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通过巧妙的方式引导大众主动式的阅读,推进和适应当下人们阅读的移动化、碎片化和个性化,同样是推动经典大众化进程的手段,也同样是让经典具有更生动质感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