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体评语”让教育更有温度
栏目:钟鼓楼
作者:宋风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临近期末,广东省佛山市石门中学某班班主任关文君,因为用诗词来给班上的学生写下“最具诗意”的期末评语而在学校走红,这些诗句评语不仅将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嵌入诗中,还配上了诗句的寓意解释。比如该班同学李梓晴,收到的评语是“东园结桃(李) ,西园种桑(梓) ,细雨润大地,碧空放长(晴) ” 。关文君给出的寓意解释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勤学多问,拨云见日” 。“诗体评语”让教育的境界开阔很多。值得借鉴!

  这种有温度的教育方式令人印象深刻。所谓“有温度的教育” ,是指教育的发展和评价制度,既关注学生的高升学率,也关注其背后愉快的教育过程、均衡的教育生态;既关注智能发展,也关注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而“诗体评语”从评价内容到评价形式上,都不同于传统“该生如何如何”的路数,它及时捕捉和放大了学生的优点,进行诗化的描述、真诚的鼓舞、诚恳的记录,充满传统美学风格,极具“温度” 。

  一个小小的评语,就像精神催化剂,孩子的优点得到肯定,情感得到安慰,从而可能激发出他们的自信力、信任感、荣誉感和继续跋涉的奋斗激情,教育者在完成期末评价工作的同时,更将温情脉脉、富有爱心、充满希望和力量等人文品格及“人”的发展意识,播洒到学生心田,促进其人格、心理和道德的长成。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所接受的每一样东西,那么,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这个“剩下来的教育” ,既包括品质、道德等的培养,也包括情感的温暖、醇厚的教育人文气息等。而“诗体评语”对学生而言,留给了他们太多的“剩下来的东西” 。成长过程中,我们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老师给予的高分评价可能已经记不清了,而某一个发人深省的批评、充满深情的谈话,至今难忘,因为温暖的点拨,哪怕仅仅是一个关切的问候、赞赏的眼神、鼓励的手势,就能引发情感的碰撞、价值的启迪,更能催人向上。

  “诗体评语”无意间击中了当下教育话语的软肋:面孔威严、不苟言笑、套话太多、缺乏情感抚慰。虽然当下的教育强调民主互动、观念现代化,可不少教师的期末评语,仍将“该生勤学好问”“该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上课积极发言”等固化僵硬的“该生体”评语当作评价常态。这种过于体现权威性和看似“高大上”的评价话语,用到很多人身上都不会出错,对学生的情感感受、心理成长、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多,学生和家长多不喜欢,久而久之,就会削弱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育家夏丏尊说: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因此,教育者要摆脱过于威严、高高在上的传统评价模式,通过抓住细节和个性来鼓励学生,或者用亲切语言拉近师生距离,给自卑者带来自信,给浮躁者带来安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