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戏曲票友“大联谊”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比赛之前,后台各种各样的唱腔交杂在一起;粉墨之下,三言两语交流着在台上做动作的经验;刚下台来,戴着装扮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后台摆着各种造型合影;比赛结束,三三两两拉住来做评委的表演艺术家合影留念……这一幅“票友群像”让人动容。

  近日,由河北省文联、北京剧协、天津市剧协、河北省剧协、定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京津冀“文博杯”戏曲票友大赛在河北定州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以及河北11个地市的60名业余票友参加了大赛。最终, 10位票友获得了一等奖。

  比赛中,来自天津的陈阳带来了京剧《怜香伴》选段,一曲唱完,回到后台的她连声叹着“没唱好啊,没唱好啊” 。陈阳今年55岁,是一家食品厂的经理,虽然从小就喜欢听戏唱戏,但真正从事京剧的业余表演只有两年。“这段戏有难度,票友们都不大唱,我是想挑战自己才选了这一段。 ”

  跟陈阳一样,很多票友来到这个舞台,都是出于“挑战自己”的目的。据了解,本次大赛报名人数逾千人。京剧表演艺术家邓沐玮告诉记者,这次大赛在票友圈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票友大多都动起来了” 。这些票友为大赛带来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豫剧、老调、越剧、定州秧歌、昆曲等十余个剧种的表演。

  来自河北承德的杨培杰和她的伙伴演唱了评剧《梁祝》 ,爱好唱戏、唱歌、书法的杨培杰是一个“文艺全能票友” ,业余表演评剧有6年了,“以前是做会计的,工作时很少有时间练习和表演。现在退休了,终于有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

  和很多票友一样,陈阳和杨培杰平时的表演都是在社区、养老院等场合,真正站到大舞台上的机会很少。“这个大赛的舞台太珍贵了。 ”陈阳觉得戏曲票友大赛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它既是一个让票友展示自己的舞台,又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以前我们都在各自的地方,对戏曲的看法也比较单一,现在有了这么个交流的机会,是我们的‘福利’ ! ”

  据河北省剧协副主席贾吉庆介绍,此次京津冀戏曲票友大赛是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具体行动。近期,京津冀三地文联签订了《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三年规划(2018—2020年) 》及《京津冀文联建立采风创展基地的合作意向书》 。三地文联将完善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议事机制,共同打造京津冀文艺品牌活动。

  邓沐玮表示,京津冀三地专业的戏曲交流早就有了,无论是剧团间的,还是演员之间的,这种形式早就存在,但票友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见。“互相交流,互相联谊,取长补短,可以增强票友间的互动和学习。 ”北京剧协副主席杨乾武告诉记者:“今后京津冀三地将轮流举办戏曲票友大赛,为票友们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三地剧协也会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未来还将组织专业演员进行采风、戏剧创作等方面的活动。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安排在定州中学举行。在比赛现场,来观看比赛的学生们掌声不断。“我真的没有想到学生们会对戏曲这么有热情。 ”作为本次大赛评委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于兰坐在最前排,在比赛的评议环节,讲到这里于兰忍不住转过身来,面对着满场的学生们,表达了她的激动之情:“我激动的原因,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戏曲对于年轻人吸引力没那么强,对戏曲的未来也并不是那么有信心。今天看到大家这么热情我突然有信心了,有你们,戏曲就有未来! ”

  邓沐玮也觉得进校园的意义很大: “传统艺术的未来看孩子,孩子们学习很紧张,没时间去剧场。我们专业剧团近些年来都在进行进校园的演出,送戏到学校,培养未来的观众和艺术家。 ”“戏曲很早就应该走进校园了,把戏曲带到学生中去。希望在座的学生,也能成为未来专业的演员和票友,成为我们的一分子。 ”于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