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非遗,谁说太老土?
栏目:艺论纷纷
作者:文川平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鱼门拳项目社团在武汉一幼儿园挂牌。然而在展示环节,一个由该园小朋友表演的小品《七品芝麻官判案》却接连上演幼儿“状告”父母的插曲。“我爸爸一有时间就打‘王者荣耀’ ,我妈妈喜欢用手机在网上买东西,他们没时间看我打拳。 ”因无人欣赏,一位小女孩深感郁闷。男生小毅也“告状” :妈妈天天刷朋友圈,看到别的小朋友学这学那都点赞,自己想学鱼门拳,她却不搭理。爸爸说学打拳不如学弹钢琴,不然他都不好意思晒朋友圈。

  这则新闻的标题是《幼儿学非遗“鱼门拳” ,竟被父亲觉得“土” 》 。孩子学鱼门拳果真“土”吗?其实,不是鱼门拳“土” ,而是那些家长对传统武术文化有误解。鱼门拳是湖北省的拳种之一,属南拳类。它起源于三百多年前,是武汉码头文化的衍生物,是荆楚武术文化的代表,有专家称,“它传承的不仅是一种拳术,更是一种灿烂文明的中华文化,一种奋发向上的励志精神,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说得俗一点,孩子学会一套“鱼门拳” ,至少能够强身健体吧?

  不管是哪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鱼门拳在内,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善待珍视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同时也具有丰富、多样的精神养分,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可以使我们每一代人都产生一种对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能得到创新性发展,也能使我们始终保持文化多样性,激发我们的文化创造力。

  而传承非遗文化,就是要像武汉在幼儿园推广鱼门拳一样,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抓起。这是因为,社会上的成年人即便有兴趣,也没有精力和时间来学习非遗技艺。而孩子的好奇心强,更容易培养对非遗的兴趣,孩子的可塑性也强,更容易习得非遗好技艺。何况,童年的兴趣,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影响一个家庭的文化喜好,甚至会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未来。而且,我们的非遗行业还需要培养接班人呢。

  一些家长之所以认为孩子学非遗“老土” ,实在是没有认识到非遗对我们国家、民族、地区以及家庭、个人的重要意义。实际上,非遗也可以玩出大名堂。面对孩子学非遗,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家长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创造条件,温情陪伴,真诚鼓励。家长如果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只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与信心,甚至会影响他们学习其他技能技艺乃至于课堂学业。另外,孩子学非遗与学钢琴,其实并不矛盾。据说现在一些学校的幼升小、小升初等招生活动的重心,已经从钢琴等“流行”技艺,向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如京剧和剪纸)方向倾斜。所以,家长大可骄傲地将学非遗技艺的孩子晒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