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乡建,要“眼里有人,脚下有土地”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盘活古旧民居、建立艺术空间、推动人文传播、带领村民致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艺术乡建论坛”上,专家表示—— 艺术乡建,要“眼里有人,脚下有土地”

  “艺术不能只成为人们家中的装饰品,也不能只是有钱人仓库中的理财产品,当代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改造社会,我们应该用它去推进社会的进步。 ”谈起艺术家靳勒在甘肃秦安县叶堡乡石节子村所做的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践,艺术策展人梁克刚深有感触。

  在石节子村这个只有十三户人家的小村子,平时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作为土生土长的石节子人,靳勒同时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2008年,回到村子的靳勒被村民推举为村长;次年,在靳勒的带领下,石节子美术馆正式开馆。“我想通过艺术,让大家关注到边远地区的村民。 ”这是靳勒成立石节子美术馆的初衷。这些年来,他一直尝试用艺术去改变石节子村,不仅在石节子美术馆举办各式各样的艺术展,还邀请各地的艺术家来到石节子村,与村民一起创作。2010年2月,村里举办了石节子电影节,包括法国导演托尼·加列夫在内的6位导演的电影参加了这次电影节。

  在梁克刚看来,靳勒的艺术乡建活动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实践。在艺术乡建活动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情况也亟待梳理。如何更成功地用艺术去参与乡村建设?如何从成功的乡建案例中汲取营养?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前不久,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树美术馆主办的“2017中国艺术乡建论坛”在北京宋庄举办。参与艺术乡建的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参与的乡建案例,交流了经验,也就乡建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乡村是中国未来最大的优势,乡村重建需要艺术家和设计师来参与。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提出了“中国式文艺复兴战略”的口号,她认为,艺术家可以把文化变成可视可感的象征性符号,可以把文化变成指导我们生活方式的理念,甚至变成生活方式本身。

  “乡村重建不是建房子,而主要应是致力于社群关系的重建,重新建立新的信任和新的乡土依存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何崴形象地阐述了乡土中国的人文变迁,以前中国农村的农民请人盖房子是不给钱的, “我家盖房子你帮忙,你家盖房子我帮忙” ,现在变成“不给钱不来了” 。专家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评价变迁是好是坏,但重建或修补乡村人文秩序,正是时代变迁使然。

  “我们需要把残破的农村社会关系修补起来,然后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院长于长江提到了他参与的一个艺术乡建项目,表示希望通过艺术乡建,把有经济条件的人吸引过去,为村民创造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村里的年轻人就更愿意回来了,然后我们才能试着重建这个村子的社会关系” 。

  “在乡村中简单地谈文化复兴,是没人理你的。我在农村很少谈文化复兴和文化保护的事,更多地谈能帮大家带来经济利益的事,对大众来说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何崴曾参与过多次乡建实践活动,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不能帮农民赚钱的艺术家不是好的艺术家。

  “为村民创造实实在在的利益” ,不仅是于长江和何崴的想法,摒弃纯粹地对艺术审美进行构建的考虑,而是将目标放在为农民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乡建参与者考虑的问题。而在乡土社群关系与信任关系重建的过程中,于长江认为人始终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做乡建应该眼里有人、心里有社会、脚下有土地” 。

  “有的艺术乡建活动存在较大的问题,变成艺术家到乡村去搞工作室,搞来搞去跟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关系。 ”梁克刚认为,靳勒的实践最为可贵之处就在于“每次都让村民参与到艺术实践之中” ,“他真正做到了以农民为乡建的主体” 。他说,在乡建活动中,艺术家不是主体,当地村民才是主体,艺术家就是去奉献的,不能索取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