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阎肃创作的舞台
去展现他一生的大舞台
——油画《党的文艺战线忠诚战士——阎肃》创作感言
栏目:“最美中国人”创作谈
作者:焦小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近日展出的“最美中国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型美术作品展”中,油画《党的文艺战线忠诚战士——阎肃》描绘的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原创作员阎肃以及他一生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时空中交叠的场景。

  阎肃生于1930年,他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 60多年来勇攀艺术高峰, 80多岁依然坚持奋斗在文艺创作的第一线。他创作的作品始终坚持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放歌的价值导向。阎肃在艺术成就上可谓大家,却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不拿架子,不摆样子,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和中国红歌会的评委,普通老百姓更多地从电视荧幕上感受到了这位艺术大家的平易近人,朝气蓬勃。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处世,阎肃都是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不愧为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阎肃是2015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给他的颁奖词中写道:“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

  我们创作小组在认真地学习了阎肃的生平事迹,并重温了他的主要代表作品后,基本上确立了以再现阎肃的思想和境界为这幅画的基本追求。阎肃的作品既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同时也体现了一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殚精竭虑和呕心沥血,这也是我们希望在画面上所尽力展现的。因此我们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有别于以往的历史题材绘画,不同于描绘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也不同于描绘某一特殊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些都需要相对于固定的场景和时间。而当我们希望在三米乘八米的画布上去展现一个人的一生和他的主要思想时,就无法通过一个单一的场景或者描绘他的一次创作经历来阐述。我们想要在一幅画面中去表现阎肃60多年的不懈创作,紧跟时代脚步,坚持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等侧面,并尽力使这些更显著、更居于主导地位,所以画面的构思、构成、形象塑造等都必须围绕揭示这些侧面而展开,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以往对历史题材绘画的理解和局限,既不能成为素材的简单堆砌,也不能只是事实的简单图解,更不是艺术情感的直接抒发,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历史真实和艺术表现之间进行综合的处理和艺术创新。

  对此,我们创作小组在经过反复讨论和实验后,基本上确立了以舞台布景切换或者蒙太奇和拼贴的创作方法,塑造一个以阎肃一生的创作为主体的舞台,通过舞台去表现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党和人民的爱。在画面布局上,确立了以阎肃为主体和他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在空间中的相互交错的表现形式。阎肃的动作、形象的确立和表现,一定要具有时代感,同时也要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力求形象朴实无华、真切感人。在选取阎肃的主要代表作品时,既要挑选能展现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也要挑选能表现他紧跟时代步伐将创作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的作品,同时要避免素材的简单堆砌,在不同作品的衔接中如何尽力做到自然又能暗示出这是舞台布景,这些都为创作增添了不小难度。在创作过程中如何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去寻找合适的“措辞” ,从而使现实的形态转化为比较特殊的画面效果,这也为创作增添了些许乐趣。

  在查阅了众多资料以后,我们基本确定了画面的情节。那些具有历史意味的舞台画面,老一辈革命者们能从中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找寻已经远去的属于自己的时代;新生代们则能依据画面遥想曾经战火纷飞的历史岁月,从中汲取力量开拓更为美好的明天。这些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画面深化了我们对那些时代的感受,令我们激动不已。而要将它们重新融合在同一画面中有可能将我们带入一个比较陌生的表达领域和表现方式,但又促使我们在历史题材绘画中探索新的审美方式。

  中国美协专家组及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就作品的整体布局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就一些具体人物和形象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我们根据这些建议及意见,对画面布局和人物形象、场景安排进行了多次修改。最后拿掉了展现阎肃性格特点的多种形象,确定了阎肃身着军装手持话筒的形象,这样就确定了一个中心人物为主,又能同时展现他对党和军队的忠诚以及终生投身于创作的特点。舞台布景也进行了重新安排,确定了以歌剧《江姐》及《红梅赞》和绣红旗选段,还有《红色娘子军》和《敢问路在何方》等代表作品,这样既确保了红歌在阎肃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又能体现出他的作品经历了各个重要历史时期。这些作品在不同场景的切换中如何安排成为重点讨论和修改的地方,如《江姐》中的悬崖和松树、 《红梅赞》中的红梅、 《红色娘子军》中的椰树和岩石、《敢问路在何方》中的天空。经过多次尝试和实验后,在画面的布局上确定为从右至左以“南椰北松”的概念依次展开,红梅和岩石则以拼贴和自然衔接的方式穿插于其中,背景以晚霞的横线条贯穿于整幅画面。随后我们又依照舞台人物的历史形象,重新请模特进行拍摄,力求在呈现上做到生动形象。从完成的效果来看,这样的处理基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用阎肃创作的舞台去展现他一生的大舞台。

  《党的文艺战线忠诚战士——阎肃》 ,创作过程历经数月,几易其稿,反复斟酌修改,现在仔细回想在这过程中的得与失,从构思、构图到形象塑造,从色彩的调控到笔意与胸臆的结合,其间的种种如意与不如意现在已如五味杂陈留在了我们自己的心底,要将一些心得总结好,尚需时日。但每次回想起来,阎肃60多年来每次创作过程中精益求精、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总是令我们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