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方能驱动语言自觉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张鹿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事件】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已完成全国130多种语言中的近百种语言的调查

  【观点】当前语言保护工作成果喜人,但语言资源保护仍任重道远,需要文化去进一步驱动

  据报道,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自2015年启动至今,已完成全国130多种语言中的近百种语言的调查,占全国语言种类的80 %。在我国现存的130多种语言中,有68种语言使用人口在万人以下,其中25种语言使用人口在千人以下,像赫哲语、满语、苏龙语、仙岛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已不足百人。有专家曾表示,到本世纪末,其中将有90 %的语言可能消失。在语言资源危机确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的当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各艺术门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学、戏曲、曲艺以及部分影视剧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就文学而言,许多作品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风格韵味等,往往跟作家所运用的语言密不可分。比如,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繁花》 ,作家金宇澄用沪语写作带领人们走近上海的风土人情;上个世纪90年代,作家韩少功更是用方言辞书的方式创作了长篇小说《马桥词典》 。语言资源的不可或缺,在各地方戏曲和曲艺样式中,甚至直接关系到艺术本体的存续。现存300多个戏曲剧种,多数都采用了方言;方言和音乐的结合,才有了特殊的声腔。类似的情况,在曲艺的说唱艺术中也十分突出。近些年来,有的地方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剧种,除了专家呼吁保护方言,方言培训也成为一道景观。比如,上海沪剧院组织沪语训练营,在上海推广普及上海话,以确保沪剧扎根生存的文化土壤不流失。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在推广通用语、使用普通话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成绩,语言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地域交往、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障碍。应该说,这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要之举。与此同时,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语言资源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作为全球化发展乃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同侧面,它们必将并行共存。

  据了解,我国的方言不同程度地受到当下影视剧及流行歌曲的影响,伴随普通话和外语的普及,部分家庭中的年轻人逐渐放弃学习方言,导致各地方言的质量及丰富性降低。此外,人口的频繁流动使得方言的使用环境以及范围日渐萎缩,也无形中加剧着方言的衰落。笔者以为,相对于宏观层面的规划或保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意识到语言对于承载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去保护、学习和普及推广。

  笔者了解到,过去几年亦有不少加强对方言保护工作的倡议。天津市曾启动“天津方言语音建档工程” ,旨在把地道、老派、正宗、具有代表性的“天津话”以音、视频的形式立体记录下来;上海市也曾推出保护上海话的系列方案,并在2012年将首部小学沪语教材《小学生学说上海话》引入校园;厦门市2010年在多所小学和幼儿园成立闽南语教学试点,发放闽南语教材,加强对学生的闽南语教育工作。除此以外,美国人柯祎蓝(Kellen Parker)因为喜欢中国方言而在2013年建立了名为“乡音苑”的网站,用“方言地图”来专门收集中国各地的方言故事,并利用分析收集到的语言,包括音韵、语法、音调及词汇等,帮助那些想要学习中国方言的人。这些不同群体的尝试和努力都体现着社会各界对方言保护的重视。

  如今,地球村日渐成型,在全球化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冲击下,沟通的障碍正在日渐消失,梳理语言资源、使不同地区保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就显得更加迫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沿途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状况更为复杂,良好的语言保护和文化尊重对于推动各国各地区间友好的人文交流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球化冲击明显,但现代科技给当前的语言资源保护提供了很多优势,比如新的采录设备、大型的多媒体数据平台等,给实态语料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传播等带来了很多便利。在语言流失加速的当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设立了即将覆盖全国的调查点,建立多媒体语言资源库,设定了统一的工作和技术规范,等等,正是充分运用技术优势做好语言资源保护的范例。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文化载体,是我们曾经的体验、记忆和情感所寄。在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取得的成果点赞的同时,我们更要从文化传承的高度去爱我们的语言,以文化为驱动,多学多用,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