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歌成为孩子们的诗和远方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陆尚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事件】进入互联网时代,成人口水歌渐渐取代儿歌

  【观点】儿歌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亟需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的儿歌供他们传唱

让儿歌成为孩子们的诗和远方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说起童年的回忆,每个人脑子里都会浮现出几首儿歌。刚刚过去的世界儿歌日,让儿歌这个遥远又深刻的记忆再次回到了成年人的视野当中。

  儿歌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许多孩子从牙牙学语,到不断认识不同的事物,对世界有了最早的认知,再到形成最初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茁壮成长,都有儿歌相伴;儿歌通俗易懂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还是孩子们最早接受文学启蒙和音乐启蒙的媒介,对启迪心智、培养审美趣味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纵观现在的儿歌,现状却不容乐观。

  虽然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孩子们大多还是唱着父辈甚至祖父辈传下来的儿歌。浏览各种儿歌书籍和音像制品,常常会发现很多儿歌都是“70后” “80后”小时候就跟着家长和老师一起哼唱的。不可否认,像《两只老虎》 《小燕子》 《数鸭子》 《采蘑菇的小姑娘》等儿歌,之所以能够经久不息地传唱下来,是因为它们不仅词曲优秀,而且恰如其分地切合儿童成长阶段,如同古代儿童开蒙读物《三字经》 《千字文》 《百家姓》那样,以其易懂、易学、易传的特点,和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等获得了较高的传唱度。然而,这也显现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缺少传唱度高的新创儿歌。

  与此相对的是, 《老鼠爱大米》 《爱情买卖》 《小苹果》 《大王叫我来巡山》等成人口水歌,很多孩子竟能张口就来,颇有取代儿歌之势。一些专家早有呼吁,要多创作让孩子们真正爱听爱唱的歌曲,不能再让孩子把“小苹果”们挂在嘴边。事实上,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创儿歌和童谣,但在孩子当中传唱度并不太高。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也曾提出,我们小时候有歌唱,现在孩子们少有歌曲可唱,不是没写,实际写了很多。为什么孩子们不唱?

  “70后” “80后”习得儿歌,多是从父辈口中或音乐课上,如今孩子传唱的成人口水歌,一方面来自发达的网络,另一方面也来自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孩子的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在他们还没有辨别力自己选择文化娱乐生活的阶段,家长、老师是否不加选择地把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带入了孩子的世界,是值得反思的。同时,像《采蘑菇的小姑娘》这样生动活泼的作品,不难看出既是田园生活滋养的结果,又是创作者爱孩子、充分了解孩子才能写就的;像《黑猫警长》 《蓝皮鼠和大脸猫》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作品,则是由于动画作品的深入人心而广为儿童所传唱。城镇化进程中,创作者要想写出当代儿童愿意听、愿意唱的儿歌,还需要重新发现童真、发掘童趣。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 。儿歌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如果说成年人要有诗和远方,那么儿歌就可以说是孩子们的诗和远方。开放的互联网环境,打破了从前纸质出版的壁垒,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群获取信息更有望实现平等。然而,假如属于儿童群体的文化资源不足,让其他阶层和年龄的文化充斥了孩子的视野,这个看似平等的环境,将在无形中对孩子造成不平等。孩子应该拥有他们自己的一方天地,希望真正属于孩子、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儿歌,点亮孩子们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