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高原,红色热土,翻山越岭来看你!
栏目:送欢乐 下基层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陇东高原,红色热土,翻山越岭来看你!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甘肃革命老区南梁、静宁

  初冬,清晨的阳光暖暖地照拂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陕甘边苏维埃革命根据地旧址。南梁革命烈士纪念塔静默矗立,碑座上刻着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杨森、杨琪等608位烈士的英名。离纪念塔不远的清音楼原是一座古戏台, 1934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在这里召开,清音楼当时设为庆祝大会的主席台。刘志丹在这里代表边区群众向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颁发了政府印章,清音楼也被后人称为“阅兵楼” 。

  在这里,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开辟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在远离党中央、远离革命中心的情况下创建的,是在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沦陷,党中央和各路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时,中国共产党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块根据地。如今硝烟已去,留给这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用鲜血铸就的红色印记。

  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带队的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一行来到陇东这片红色热土,一路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一路感怀与歌咏,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送去歌声与欢笑。

  盼着来,盼着来,得知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来到南梁了,七里八乡的百姓有的提前一天就翻山越岭赶了几百里山路来到这里。虽然是下午的演出开始,但上午9点不到,南梁革命纪念馆前的空场上已是人头攒动,近两万名观众陆续聚集在这里等待着演出上演。据了解,自14年前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南梁慰问演出后,著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已很久没有来过这里,这次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的艺术家要来南梁演出的消息,早早就在当地传开了,不少老百姓更是穿上盛装来看这场演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生活里的一件大事。

  11月2日下午1点,由中国音协、甘肃省文联主办的“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甘肃革命老区南梁的演出正式开始。青年歌手周澎用《美丽中国走起来》为演出开场,昂扬向上的歌曲顿时将现场的气氛点燃,随后他献上了一首第一次演唱的歌曲《旗手》 ,这首摇滚流行风的歌曲是不久前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创作的。“这首歌是我第一次在现场为这么多观众演唱,在了解了这片热土的历史背景后,我真是感慨万千,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南梁精神。我就想把这首歌大声唱出来,唱给南梁的父老乡亲们,唱给老区的英雄人民,希望南梁精神永远激励着老区人民奋勇前进。 ”周澎激动地说。

  南梁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漫天的黄土、相似的口音和饭食都令从陕北走出来的民歌手王二妮倍感亲切。王二妮在当地具有很高的人气,尤其当她唱起《高楼万丈平地起》这首歌时—— “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毛泽东。 ”这首原名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的歌曲和唱红全国的《绣金匾》《军民大生产》等歌曲其实并非陕北民歌而是地地道道的陇东民歌,而当年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填词谱曲的就是庆阳当地的一位农民孙万福。据介绍, 1936年工农红军西征解放了孙万福的家乡,这个翻身后的农民,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激发了他的劳动热情和创作热情。1943年,年已花甲的孙万福当选为劳动英雄,光荣地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当见到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心情无比激动的孙万福,紧紧搂住毛泽东的肩膀,唱出了这首《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

  王喆、汤子星、吴娜、王传越等歌唱家也先后献上了《军民团结一家亲》 《信仰的光芒》 《洪湖水浪打浪》 《红军不怕远征难》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刘全和、刘全利的幽默小品《橱窗模特》和李进军的口技表演引来了阵阵欢笑。当从甘肃天水走出来的吕继宏唱起那首《甘肃老家》时,不仅他自己激动得哽咽,不少现场的大爷大娘更是感动得落泪。宋祖英一袭红裙走上舞台,深情地唱起那首《十送红军》 ,精湛的演唱、动人的旋律令台下观众们竖起了大拇指,“唱得真是太好听啊! ” 《爱我中华》是宋祖英演唱的代表作,欢快的旋律引起现场万名观众的同声合唱和经久不息的欢呼和掌声。宋祖英谈到,“我参加过很多下基层活动,这一次有特别的意义。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来到革命老区,不仅为老百姓唱歌,更通过参观学习感受革命历史。看到老百姓们朴实的笑脸,听到他们真诚的称赞,我真的很感动。我愿意再来为他们唱歌,也希望我们的艺术家能常来这里。 ”

  南梁的演出结束后,艺术家们马不停蹄驱车近8小时,于午夜时分赶到了甘肃平凉市静宁县。第二天上午,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在静宁界石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园的“长征精神代代传”的主题演出同样精彩万分。据了解, 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先后五过静宁,留下了数万名红军战士的光辉足迹。1936年9月至10月,红一方面军开展西征战役,在静宁建立红色政权,开辟根据地,和长征北上的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在静宁的四十多天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和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军爱民、民拥军,共同谱写了军民团结走向胜利的壮丽赞歌,界石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园中巍峨矗立的红军楼(当时叫庆圣楼)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地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口感脆甜的高山苹果,静宁近年来成为中国著名优质苹果基地和重要苹果出口基地。演出现场,驱车途中,当地热情的老百姓为艺术家们送来了苹果,真挚的笑颜洋溢在脸上,淳朴的话语更是温暖人心。初冬的陇东,上演着难忘的一幕幕。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