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蒲公英的种子”开出创造力之花
——记“首届蒲公英行动夏令营暨种子教师培训”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湖南湘西, 2000多所小学中只有190多名美术教师,而且集中在城镇;在云南,专业院校分配给一些偏远地区的美术教师,教学能力强的都去教数学、语文了。基层少儿美术教育存在没有美术教师,或有美术教师却没法上美术课的情况…… “专业美术教师缺乏,这是最大的问题。 ”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谢丽芳说。

  义务教育要求中小学生每周上两堂美术课,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确定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想能力和文化理解。基层少儿美术教育怎么达标?启动于2003年7月的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组的目标是“没有美术教师也要上美术课,非专业美术教师也要上好美术课,把民间美术引进教学课堂” 。

  今年夏天,作为课题组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届蒲公英行动夏令营暨种子教师培训”在湖南、贵州、云南三地播下“蒲公英的种子”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偏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培训种子教师和组织少儿夏令营。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勐龙、橄榄坝、吉诺山,“蒲公英行动”团队带领当地美术教师进行民间走访、民居考察、民间艺人访问。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尹少淳生动、直观地以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为主题作了讲座,并运用当地资源进行示范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指导等,为民族地区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享受了优质美术教育。

  这次“蒲公英行动” ,还在湘西凤凰县冬就苗寨和古丈县老司岩村的村小学,分别举办了为期七天的留守儿童美术夏令营。上午开展夏令营活动,下午带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文化考察。团队启发教师挖掘当地自然文化资源,传达了农村教育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民间美术进课堂、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理念。活动逐步开发出石头、植物、民族服饰、废弃水瓶等教学资源,教师与儿童共同创造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作品,头脑中也不断涌现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灵感。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台江县等地,团队带领教师对千户苗寨进行考察、调研,走访民间手工艺人,记录蜡染、苗绣、银饰制作的过程,感受苗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和民间艺人的精神。培训以“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绘本”等方式,为当地教师提供了新鲜的思维理念。在儿童夏令营活动中,江边写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野,让他们走出教室,发现身边的美。

  “现在很多美术课,教的就是临摹,老师画一幅画,让学生照着画。我们觉得,美术教学更多的应该是教学生会观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应该是创造性教学。 ”谢丽芳说,不仅在乡村,即使在城市,教学理念上的偏差也普遍存在,需要纠正,“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我们希望美术课让孩子画出来的是他们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谢丽芳还表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在这方面其实比城市孩子有优势,他们比较无拘无束,城市孩子接触卡通动画比较多,往往会不自觉地向那一类风格靠拢,而看卡通动画比较少的孩子,将更有自己发挥的空间。

  为了启发这种创造力,“蒲公英行动”尽可能挖掘了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这对于当地的教师学生是最具亲和力的形式。“像一些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它的寨门、服饰上的图案,记载着民族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等信息,我们看不懂,但那个民族的长者知道它代表了什么,我们就去进行田野调查,找年长的人,找文化人类学者,去了解那些图案的意思,再和老师们探讨,形成教材,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了之后画出来。 ”谢丽芳介绍说,经过这样的教学,孩子画出来的作品非常漂亮,是老师们都没有想到的,“我们由此知道这样的引导是正确的” 。

  在过去13年的时间中,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的种子”已经遍及全国11个省和自治区、 13个少数民族所在地的96个实验单位,是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得到福特基金的资助。13年来,这一课题培养了一批对民间美术有深厚感情、执著于民间美术科研并将民间美术应用于教学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在偏远贫困地区进行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有益经验。“蒲公英行动”发展至今,离不开对中国诸多少数民族和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现状的观察和发现,正是在这一山一水间,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升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近距离观察了中国乡村美育的现实,亦对其美术教育的可能性进行了诸多的思考和实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远农村地区的学校艺术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的儿童美术教育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