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聚焦“工艺振兴”,业内人士认为——
非遗传承需要“工匠精神”
作者:实习记者 鲁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时间,“工匠精神”成为热门话题。一场围绕“工艺振兴——工匠精神如何助推产业升级”展开的论坛近日在清华大学举办。论坛上,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认为,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与深厚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保护、传播工作都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

  在缺乏资金、不被很多人理解的境况下,吴元新曾几十年如一日,以极大的热情坚持投入到手工蓝印花布的收集、整理、研究、设计工作,并倾囊建立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以自己的名字创立“元新蓝”品牌。“工匠同工匠精神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只是一个工匠,可能你就只是会做,把自己的技艺做好,如果有了工匠精神,就可以把你的技艺做到极致,并且推动产业升级。 ”吴元新表示,一定要有自信,把自己的名字融入品牌,可以说,这是一种带有现代品牌理念的工匠精神。

  “白天在染坊做设计实践,晚上回家做理论研究,通过理论支撑染坊实践,可以对非遗传承起到良性的循环作用。非遗品牌的建立不同于其他设计师的一些品牌,非遗的品牌更多的是一种立体化产品的形式,一定要了解工艺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些设计师看了我们蓝印花布的工艺,就去设计制作某款产品,但这只是一种传播,如果想要真正地做好非遗,一定要脚踏实地地深入染坊,花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够出一款产品。 ”吴元新之女吴灵姝说。

  作为二代传承人,吴灵姝并非一开始就喜欢这个行当,小时候的她对父亲的工作充满了不解,甚至对父亲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自卑,长大之后,才慢慢领略到蓝印花布的文化价值。从小耳濡目染非遗技艺,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吴灵姝对非遗的传承有一番自己的见解:“我觉得工匠精神和工匠是两个概念,社会在发生变化,创新和传统的继承,需要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传承人本身,要接受好的技艺。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播传统技艺,她还与爱人一起投入到蓝印花布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