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性循环”的戏曲传承模式
——探访绍兴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人才培养经验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范雪娇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绍兴片区现场竞演正在浙江绍兴火热进行。连日来,来这里参加活动的戏剧人,总是对走出过三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的一个区县级基层院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格外关注。在人们普遍为传统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乏力的担忧中,绍兴小百花不仅屡获各类重要奖项,而且打出了“文武兼备”女子越剧的品牌特色,演出足迹更遍及德国、法国、泰国、新加坡等地,其对越剧人才的培养成果也让观众感慨:“剧团真不缺人才。 ”带着对绍兴小百花人才培养方式的好奇,记者近日来到了位于绍兴柯桥区的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一探究竟。

  “品牌、特色与人才” ,这是传习中心主任陈锦高对这些成果的总结。成立于1986年的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于2005年与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合并建立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 2013年绍兴县撤县设区,更名绍兴市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并挂牌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虽然名称在变,但绍兴小百花对品牌与特色的打造,对人才的培养却始终如一。陈锦高说:“从绍兴小百花1986年成立时,外界对我们这个女子越剧团的评价就是‘文武兼备’ ,演员能翻能打。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越剧柔美温婉,而绍兴小百花独有的“文武兼备”特色让它通过近30年的发展获得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可。

  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中心的演员们刚刚在浙江温岭完成了6天11场的连续演出,许多当地村民带上被褥连夜占座,每天晚上睡在为演出搭建的临时大棚里,只为“占据”有利位置,能够完整地看到每一场的演出。今年九月,绍兴小百花将前往香港演出,这也将成为他们自1990年开始,第11次去香港的演出,“第一次去香港,政府花了40万包装我们,第二次花了25万,第五六次以后,我们去香港就可以赚钱了。 ”回忆起逐渐被香港观众认可的过程,陈锦高非常感慨。

  “天时、地利、人和”是陈锦高在接受采访时最常提到的,其中,人才培养优势则是绍兴小百花能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说:“我们的人才培养首先得益于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 ”艺术学校成立于1983年,至今已为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上海越剧院、宁波小百花等越剧团输送了大量演员,吴凤花、吴素英、陈飞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吴凤花还获得了“二度梅”的荣誉;张琳、张益清等获得了CCTV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金奖;张益清荣获全国文华表演大奖,陈雯婷、徐叶娜等在校期间便获得了中国戏曲“小梅花奖” 。陈锦高表示,绍兴小百花始终坚持在人才培养上没有断层,“我们可以按照剧团特色和发展实际需要聘请相应的老师去对他们进行定向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加剧团演出,演员也会将一些折子戏教授给他们。 ”这样便实现了院团和艺校的直接对接和优势互补。

  现在,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不仅培养越剧学生,还正在为余姚的姚剧、宁海的平调培养人才。值得一提的是,为传承绍兴地方曲种,艺校于2011年开设了绍兴地方曲艺传承班,招收的20名首届学生,经过3年的严格培养,已成长为一个“站起来会演,坐下去会弹”的艺术团队。

  说起传承班,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校长杨丽芳坦言:“那时去挑他们,只看了长相,试了音准,许多孩子都是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考进来的,对曲艺认识就是一张白纸。 ”在越剧人才培养方面,传习中心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其中一个就是来艺校学习的学生中有许多是不想读书的,入学文化课的要求较低成为了艺校对他们的最大吸引力,但若干年后,文化底子不够好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迫切需要进修。另一个难点是如何在留住优秀骨干演员的同时,培养一批脱颖而出的年轻演员。陈锦高表示,一个好演员能在这个团队服务的时间,往往取决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单位效益的基础上,能否为演员做好后盾,“中心的演员为生存的担忧大大减少了,整个团队的稳定性便好了” 。此外,对新生代演员的培养则是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演出机会。陈雯婷在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毕业后便进入剧团工作,如今已成长为国家二级演员,她告诉记者:“在绍兴小百花,年轻演员的机会特别多,作为基层院团,既要下乡演出,也要进剧场演出,大量的演出机会让我们成长很快。 ”

  如今,传习中心在有基地、舞台的条件下,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形成了“五代同台”表演格局,并通过建立校园“越剧教育基地”“送戏下乡”“周末剧场”等方式,承担着发展和推广戏曲艺术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