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硬汉,只有肌肉远远不够
栏目:钟鼓楼
作者:小作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演员黄晓明在为电影《匹夫》上映做宣传时,有人打趣他说,没想到黄晓明的腹肌还保持着。据悉,为了展现“匹夫”的勇武气质,导演杨树鹏对黄晓明的要求是“赤裸上身要有6块腹肌,穿上小褂儿也得看出胸脯” ,而黄晓明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从筹备期开始就一直坚持中午只吃白水煮鸡胸,要的就是在片中能展现出胸肌。黄晓明坦言戏虽然拍完,但锻炼这件事他一直没放下,还深有感触地说道:“我觉得跟好莱坞相比,中国还是很少硬汉这类型的演员,我愿意从自己做起,积极锻炼保持好的体格。 ”

  在笔者看来,黄晓明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要当硬汉,光有肌肉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银幕上缺又硬又帅的汉子是真。这不是现下才出现的情况,早在30年前,日本电影《追捕》在中国大热,国内无数女性观众都在大声疾呼“寻找高仓健,寻找男子汉” 。还带累得当时红得发紫的“孔雀王子”唐国强被人称为太奶油了,直到经历岁月的打磨,十几年后,他靠着《三国演义》里的诸葛孔明和霸气的帝王戏,才打了翻身仗。可见,翻身仗可不好打。

  相同的事总是一再发生。受解构主义的影响,正义、正直、勇敢等良好的品质在电影作品中,常常被搞笑、调侃消解,现在大银幕上的男性形象总是缺少一股硬气,一股令人安心的可靠感,一股在权力富贵面前不折腰的骨气。重振中国男性的银幕形象,的确应该动手了。

  银幕上的硬汉形象分为两种。一种的确是像黄晓明所说的,通过练练肌肉,在电影中展现一种男性的雄姿,给观众视觉上的满足。这种动作硬汉有很多成功的先例,如国外的动作明星史泰隆、阿诺·施瓦辛格、梅尔·吉普森等,他们多是塑造拯救世界的英雄,通过他们粗大如钵的拳头来完成,他们四周也都散发出雄性荷尔蒙的气味,给观众原始的刺激。

  另一种就不那么简单了。好莱坞著名影星亨弗莱·鲍嘉是美国电影中最有名的硬汉,他硬汉的得名不仅来自他出演的由硬汉派侦探小说改编的《马尔他之鹰》 ,而且来自他塑造人物的方式,他的表演深沉内敛,令观众深深着迷。但鲍嘉不帅,不高,也从来没有在电影中演过动作戏,更不用说显露过肌肉。可见,磨练男子汉气质的表演风格,是打造银幕硬汉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如果仅从肌肉男方面来理解硬汉就稍微有点片面了,观众更期待看到的是精神上的硬汉,这样的硬汉才能给观众以真正的理想主义的力量。而这种硬汉的气场绝不是演员狂健身就能练出来的。没有一点人生的磨砺,没有一点人生的思索,过于青涩的男孩还难以升格为男子汉。许多演员在当兵前和当兵后,银幕形象完全脱胎换骨,如韩国男演员张赫,入伍前只演出唇红齿白的花花大少,服完兵役后,在《谢谢》中出演外冷内热的医生,就帮助他回到一线男星的位置。

  从一个女性观众的角度出发,送给立志要当中国银幕硬汉的男演员一句话:总是在镜头前拗出“邪惑”笑容的人成不了硬汉,抛开外在,多关注内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