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人人舞”架构舞蹈桥梁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不久前,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教师王梅邀请我观看他们系里筹划的“筑梦·人人舞” 《心不老,情不了》演出,并告诉我这是一个以中老年朋友为表演主体、广场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小型舞蹈诗,讲述的是普通人同时也是有着舞蹈梦的普通人的人生故事。对于这样一场演出,我既抱着期待,同时也提醒自己,不可期待过高。

  一进入舞蹈学院沙龙舞台剧场,热烈的氛围立刻将我包围,这也在意料之中,群众文艺活动,不管水平如何,参与热度必定高涨。现场有三四百人,大多是参演的中老年人,平均年龄要在60岁往上。他们按不同的团队分区就坐,各色舞蹈服饰令台下五彩缤纷,甚至有点杂乱。在有些躁动的气氛下,演出拉开序幕。

  但很快我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第二个节目由北京市老年协会艺术团服饰文化表演队带来,主题是《永恒》 。十几个光彩四射的老人一登场,台下观众立刻被震住了——高挑的身材,精美的旗袍,还有闪闪的满头银丝,在聚光灯下尤其引人瞩目。大家惊异:老年人也可以如此靓丽!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陶然亭水兵舞俱乐部的《水兵舞》 、清华大学老校友舞蹈队的《节日狂欢集体舞》等节目。台上, 70后、 80后的老人欢快起舞,台下, 80后、 90后的学生现场配乐,音乐舞蹈相得益彰,感觉不到代沟的存在,看到的是一样的青春飞扬。

  王梅告诉记者,此次演出集结了专业、非专业的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大大增加了现场组织的难度,但是为了给每一位舞蹈爱好者演出的机会,他们尽自己所能创造这样一种观演模式和舞台语境,大家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形成一种人人共舞、人人共赏的良性互动。

  看演出时,一个疑问总是出现在我的脑中:在北京舞蹈学院这个培养艺术家而且是高精尖艺术家的地方,为什么要组织人人舞这样的群众舞蹈活动?

  王梅后来回答:“有价值的艺术需要共鸣,需要对当下的社会、生活、人群发生影响,否则,这样的所谓‘艺术’会丧失其根植的土壤,从而失去生命力。 ”这个答案,源于王梅对目前舞蹈现状的忧虑:无论从市场还是从受众人数来看,舞蹈相对于戏剧、电影、甚至严肃音乐,实在是很边缘。因此,舞蹈需要观众,舞蹈需要人民。这几年,王梅与她的同事们发现,与演出市场上的冷落相比,舞蹈在社区、在公共空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比如陶然亭水兵舞俱乐部成立于2011年,开始仅五六人,如今已发展到五六百人。王梅说,北京舞蹈学院作为舞蹈的最高学府,不能忽视这一现实,而艺术传播系的一项功能就是把舞蹈向更广泛人群传播。因此,他们的人人舞项目,也有意识作为桥梁,让舞蹈人深入社区,与普通人进行面对面的舞蹈交流。让更多的人享受专业舞蹈的乐趣。

  在剧本的创意设计上,王梅和她的团队提出了“公众歌舞集”的概念,而没有采用“业余歌舞”的说法,他们想传递的理念是歌与舞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无所谓业余与专业之别。通过这个“公众歌舞集” ,他们试图思考舞蹈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意义。

  王梅所说的生活的意义,在我走访了两个参与活动的舞蹈团队之后,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