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擀毡
栏目:即将消失的职业之三十七
作者:文/高春惠 图/风马  来源:中国艺术报

哈萨克妇女们将羊毛抽打至蓬松

  擀毡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考古工作者在尼勒克加勒克斯卡茵特墓地发现了毛毡,由此可以推测出在公元前5世纪至汉代这一时期,伊犁河谷的山地居民已经开始使用毡房。汉朝远嫁到乌孙国的细君公主在《黄鹄歌》中“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就提到了“旃” 。旃就是毡子,说明哈萨克族的毡子在毡房中的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边疆的少数民族因为生活需要,毛毡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用品,制毡因而也就成为这些少数民族的一项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

  哈萨克族把做工精美、图案鲜艳的花毡称作“斯尔玛克” ,它以制作精美、别具风格而享有盛誉。花毡的原料有羊毛、羊毛线、彩色布、线等。花毡按制作工艺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将彩色的布剪成图案,用羊毛线缝制在白色的毡子上,另一种是把毡子染成五颜六色,用彩色的毡子拼成各种图案,再用羊毛线缝起来,还有一种是用彩色毡片和彩色的布拼成富有浓郁特色的图案,再一针一线缝起来。花毡一般比普通毡子要厚,多为双层,而且缝得特别密,经久耐用,毡隔潮保暖,铺在炕上最好,广泛使用于生活中,如有用于取暖和做饭的火头花毡、接待客人用的上座花毡、结婚用的嫁妆花毡、面积较大且做工讲究的床上花毡和地上铺的花毡、门上挂的花毡及毡房用的花毡等,同时可以制成毡帽、毡鞋、鞍鞯等。

卷草帘以形成生毡

  时代变迁,传统的手工擀毡技艺逐渐退出舞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伊犁州各牧区尚有传人和合作社,使得这项传承千年的手工工艺得以传承和保护。

  地处特克斯河谷阶地平原的特克斯县喀拉托海乡,是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多民族乡, 80万亩畜牧草场辽阔,峰岭绵亘,世居着一千多户以牧业为主的哈萨克族人。在特克斯河南岸的一家大院里,哈萨克族的托合塔吉·努斯甫阿吉就是一位擀毡技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擀毡手工技艺,近年来收了五个徒弟,利用自己家里的院子搭建作坊,多年来一直坚持和传承着这项手工技艺。

将羊毛均匀铺在草帘上

  花毡从打羊毛、擀毡子到缝制,全用手工。首先就是擀毡子,把羊毛按不同的颜色和质量进行分类,把羊毛在阳光下暴晒,然后摊在草帘上或大张皮革上,几个人围坐一圈,用细木棍、木条不停地抽打至蓬松;其次,把蓬松的羊毛均匀地平铺在芨芨草帘上,用滚烫的开水浇透。羊毛遇开水,角质容易溶解,毛与毛之间粘得更紧密牢固,形成毡状;然后卷起帘子用羊毛绳捆紧,套一条带子,前面有一两个人拉,后面四五个人用脚踢或踩,经过约两三个小时的踢踩,待羊毛形成毡子样后解开,形成生毡;接下来就是把染好各种颜色的毡子拼成图案,和毡子缝制在一起;而后将毡子分段卷起,再由四五个人合力用肘部及手部力量使劲搓压,搓压好一段再往上卷一段,直至擀完整张毡子,使之成为熟毡;最后用水多次冲洗,冲掉渣滓及沙土,晾干后便成为漂亮的花毡。

  做花毡的要求,首先是要有质量较好的毡子,其次是将各种花纹和图案缝制在毡子上。花毡上各种颜色图案的毡子都是事先用土制的染料染出来的,花毡上的图案是哈萨克族妇女自己设计的,她们没有样本和图纸,所有的花纹和图案都在她们的脑子里,而且所有经她们做出来的花毡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这也是哈萨克族妇女的一种天赋。

将染好各种颜色的毡子拼成图案

  花毡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构图紧凑,采用简练的几何对称图形做中心主图案,四周配以对称的羊角变形花纹,显得大气豪放又不失柔美味道。另外,色彩艳丽,采用色彩大胆,有视觉冲击力。在一张花毡上同时出现七八种色彩:白毡底上黑花纹加红边,红底白花纹绿边,绿底黄花纹红边,雪青底红花纹淡绿边。其中,白、黑、红、绿等色有强烈对比度,红、黄、淡绿较柔和,不但没有色彩杂乱的感觉,还使整张花毡鲜艳亮丽。

用水多次冲洗熟毡,晾干后成为漂亮的花毡

  由于地区和部落的不同,花毡的形式和图案也不完全一样,其质量也不完全一样。精美的花毡取决于原料质量,最上等的羊毛应是秋季的羊羔毛,其质地细腻柔软、富有弹性,在擀制和缝制过程中也十分讲究和精细。如嫁妆花毡,不仅做工精细,而且还用金线缝制,图案细,花枝多,含有祝福新婚夫妇多子多福的意思。花毡体现了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和哈萨克族的美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哈萨克族的工艺美术及民族习俗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新的时期,工业化的发展使得机器加工的花毡的品种越来越多,图样花纹也越来越丰富,花毡制作也越来越精美,用途也越来越广。哈萨克族的花毡已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大家合力搓压使生毡成为熟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