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坛名人为何有“戏剧化”的身后事
  来源:中国艺术报

  赫鲁晓夫这个名字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可说是大名鼎鼎。寻访赫鲁晓夫的墓地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兴趣,很容易,一下就找到了。

  他的雕像被黑白两个几何图形的大理石围住,整个雕像独具风格,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

  赫鲁晓夫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政治家。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仅以其墓地的两个“奇遇”就可见一斑。

  赫氏在他政治生涯的后期,曾号召全国农民种玉米,甚至在他临终前去医院的路上,他看到车窗外的玉米地时还对司机说,如果这块玉米地种得再稀一点,那么玉米的收成会好一些。

  1964年秋,当赫鲁晓夫结束了和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后,飞往黑海休假,就在此时,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格尔内在莫斯科发动政变。通知他回到克里姆林宫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纸退休申请书。他不得不签字。从此,他由苏联最高领导人变成了普通职工。

  现在,赶他下台的波德格尔内也埋藏在新圣女公墓,两个生前政敌死后却要呆在一起,实在是让人无奈,当然也肯定大不舒服。这是“奇遇”一。

  其二,赫氏生前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嘲笑和批判当时苏联著名现代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说他吃的是人民的血汗钱,拉出来的却是臭狗屎。驴尾巴甩出来的东西也比涅伊兹维斯内的作品强。在莫斯科美协成立30周年的展览会上,赫鲁晓夫当众揭发涅伊维斯内是同性恋者,个性极强的雕塑家马上反驳说,请您现在就找一个姑娘来,我要当众来证明我是怎样一个同性恋者。他的回答让在场的人大惊失色。所幸赫鲁晓夫没有跟他干下去。

  赫氏死后,他的家人请涅氏做雕像,并说这是赫鲁晓夫的遗愿时,雕塑家大度地接受这一任务,但他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任何人不得干涉他的创作。当时整个俄罗斯都在关注这件事情,都想知道这位曾与赫鲁晓夫势不两立的雕塑家如何来做这尊雕像。

  结果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黑白各半,扭结一起,功过是非,任人评说。这可能既是赫鲁晓夫一生的旁注,也是涅伊兹维斯内最真切的感受。

  我想起1965年秋毛泽东写的一首词《念奴娇·鸟儿问答》 。最后几句是:“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前两句话几乎就是赫鲁晓夫的原话。1964年初,赫氏在一次演讲中说,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毛泽东将“不须放屁”入词,恐怕也是情绪起伏和一种气概表达的结果。我们听到这首词的时候,已经是1976年初春。广播里反复播放,人们只学会了“不许放屁” ,至于其他的,老百姓也确实搞不懂。

  我手上正有2005年2月出版的《赫鲁晓夫回忆录》 ,其中最著名的章节就是他在苏共二十大上所做的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

  这个报告的核心内容和主旨是否定斯大林,这也是赫鲁晓夫后来遭人非议的主要话题。因为斯大林在世时,赫氏是“紧跟”加“万岁” ,现在又做如此报告,自然要受到非议。所以后来中国政治生活当中的“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就成了一个大大的标签。政治和政治家还真不是所谓人格、道德之类的东西所能评价的。

  我们今天站在赫鲁晓夫的墓碑旁边,遥想当年政治风云变幻,让人感慨莫名。

赫鲁晓夫之墓